目前城市居民小區已成為流水線上批量生產的產品,失去了自己的文化,難覓心靈歸宿。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喬潤令直言,誰來塑造有靈魂的城市?(8月19日《人民日報》)
所謂城市靈魂,也就是我們的城市建筑和居所,不僅有寬敞的空間、耀眼的顏色,還應有能讓我們耳聞目睹到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世界很嘈雜,這種空間卻能讓我們安靜,總能激活我們的激情、創意和歸宿感。這就是靈魂的具體內涵,是城市靈魂的價值。
遺憾的是,這些年城市化進程非常快,我們卻因為快而扔掉了最起碼的文化敬畏感。為了建設新樓盤,我們將古色古香的歷史古跡推倒了;為了發展地標建筑,我們拼命堆砌外在的現代化的光鮮和輝煌,而忽略了對建筑內涵的挖掘和精神傳承;我們太強調所謂的國際化而忽視了對本土文化、地域文化的充分尊重。我們太注重實用主義,而忽視了建筑中最應該具有的人文精神。
因為割斷了和歷史、記憶、情感的聯系,忽視了對居住人的情感尊重、精神觀照,忽視了對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的挖掘,這些所謂的新建筑雖多是外在光鮮,但總讓人覺得非常陌生、僵硬、空洞、有距離感。人們會產生本能的抵制和厭棄,難以喚起人們的幸福感和歸宿感。未能過濾掉生活的浮躁、內心的郁悶,未能讓居住者得到發自內心的文化和精神愉悅,久而久之,也會讓人際和諧度降低很多。靈魂的安靜和妥帖如何能得到呢?
想到河南大學某教授的感慨,學生不喜歡到新校區上課,而更喜歡到老校區上課。因為新校區的建筑多是鋼筋水泥玻璃墻,幾乎沒有文化韻味和人文積淀,而老校區多是上個世紀30年代的建筑,古色古香的大禮堂,飽經滄桑的公共教室,積累了豐厚的人文素養。學生在老校區上課更能得到一種無聲的靜氣。今天,更多都市人希望居所和城市規劃成為“有靈魂的空間”,也正是對文化的一種追求,“有靈魂的城市”應該能提供這種必要的“心理收入”。
有靈魂的城市要多些“書卷氣規劃”。首先,無論是地方官員、開發商,還是建筑規劃師,要將建筑文化的敬畏感置放到最高位置,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群體,更是文化的歸結。我們是在建房子、建城市,更是在打造靈魂的棲息地、適合人居住的藝術品。讓建筑和規劃,充分吸納文化營養、歷史營養,具備豐厚的人文情懷。其次,各種公共規劃,更要讓公眾積極參與,享有充分的決策權,讓群眾的精神需要也能得到充分的尊重,融入到城市規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