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廣州市農業部門在從化向關龍豬場檢測出的“瘦肉精”的來歷謎底揭開——來自豬場附近一家飼料店,涉事飼料店被查封,店主被控制。調查還發現,該店共向數十家養豬場銷售飼料,其中部分養豬場也有可能牽涉“瘦肉精”。
無獨有偶,日前公安部指揮浙江、江西等地公安機關成功搗毀在獸藥中非法添加“瘦肉精”的“黑工廠”——江西海聯動物藥業有限公司,摧毀涉及全國21個省區市的制售網絡。這兩起案件傳遞出一個令人擔憂的信號:“瘦肉精”依然陰魂未散,仍在危及公眾餐桌安全。
“瘦肉精”對于監管部門和公眾已不陌生,但此番案件又有新特點。一方面是制售環節更加隱蔽。從化涉事飼料店的招數是平時飼料不添加“瘦肉精”,有需要時才添加,并與養豬場單線聯系,構筑直接輸送的暗道以躲避檢查。另一方面是養豬場飼喂“瘦肉精”隱秘。中豬不喂,大豬階段才飼喂以避開常規檢測期。豬場倉庫飼料沒有瘦肉精,飼養槽里的才有也是一招。
不難看出,在國家明令禁止和窮追猛打“瘦肉精”的態勢下,不法之徒仍沒有聞風止步,而是在挖空心思與監管“斗智斗勇”。只要檢查監督不到位,就有可趁之機,見利忘義者就會鋌而走險。這對“餐桌保衛戰”無疑是一種挑戰。
從揪出從化暗藏的小豬場和飼料店,到揭開“明星企業”江西海聯的“黑工廠”真面目,“瘦肉精”源于監管部門的日常檢測、追根溯源而浮出水面。尤其是在廣州今年上半年“瘦肉精”發現為“零”、似乎已銷聲匿跡的情況下,監管部門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和“零容忍”,才不讓一間從外地遷來幾個月的小豬場成為漏網之魚。這應該給監管部門應有的贊許。
但是,就從化“瘦肉精”事件而言,僅外地遷入的逾百家小豬場還有多少牽涉其中的謎仍未徹底解開,涉事飼料店已存在多久、制售了多少“瘦肉精”也未得知。這些都有待徹查,公諸于眾。接下來,如何針對不法分子頂風作案的“竅門”和肉價“豬堅強”或使一些人“冒死”撈一把的行徑,都需要研究分析,制定針對措施,強化監督防范。
應當正視的是,時下公眾對食品安全的疑惑和憂慮依然沉重,其主要原因無非是對各環節的監管力度及效能不盡放心。拿“瘦肉精”來說,最初是“監管缺位而泛濫”,再是“邊監管邊泛濫”,現在則是“有監管無泛濫”,但嚴管嚴打始終尚未做到斬草除根。現實一再表明,如果依賴“運動式”的“專項整治”,那并不是治本之策。
毋庸置疑,與制假造假售假一樣,在利益誘惑之下,必定有人會繼續削尖腦袋干非法添加“瘦肉精”的勾當,而且會更加隱蔽狡猾。“瘦肉精”禁而不絕再次提醒,相關監管職能部門必須繃緊神經,不輕敵,不松懈,守住各自的關口。包括飼料廠店生產原料、飼料銷售、生豬批發、定點屠宰廠等各個環節都應加強制度化的監督抽檢力度,不留下任何空隙。
在“吃啥也不安全”的語境下,民眾對餐桌安全的渴望甚殷,對政府部門的監管寄予厚望,且絕不僅僅是嚴打“瘦肉精”。在不斷健全法律法規、問責機制之下,各個監管部門都須秉持守土有責,不缺位不敷衍。唯有各方協力,監管常態化,布下天羅地網,堵塞漏洞,才能封殺“瘦肉精”等的幽靈,避免摁住葫蘆瓢起來,換回民眾對食品安全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