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密保障食品安全的法網
——兩高有關負責人解析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熱點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日前發布了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司法解釋。記者就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熱點問題,采訪了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長裴顯鼎、副庭長苗有水,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孫軍工,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韓耀元。
犯罪方式不斷翻新手段更趨隱蔽
問:當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呈現哪些新特點?
答:食品安全犯罪的方式不斷翻新、手段更趨隱蔽,使得這種犯罪案件性質認定難度越來越大,以前是在食品中摻入一些有毒有害物質,現在發展到了采取技術手段,從有毒有害物質中提取出一些能夠蒙混過關的物質,企圖規避監管部門的檢測。再有就是通過互聯網、快遞等方式進入流通領域,逃避監管。比如食品添加劑的濫用,現在不僅僅出現在食品加工環節,食品和農產品的生產、流通、貯存等各個環節都可能發生問題。
同時這種犯罪的團伙性、鏈條性特征明顯,犯罪分子逃避刑事追究意識不斷增強。與其他犯罪相比,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中共同犯罪的比例較高,犯罪分子往往形成較為穩定的犯罪團伙,成員之間分工負責、責任明確,生產、運輸、貯存、銷售等各個環節互相配合又相對獨立,跨地區作案明顯增多,而且在犯罪活動過程中很少留下證據,給追查源頭犯罪設置了重重障礙。我們必須加大各個相關部門之間的配合協作力度,嚴密編織保護公眾餐桌安全的刑事法網,共同形成打擊犯罪的合力。
虛假廣告宣傳可定罪處罰
問: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共犯如何從嚴懲處?
答:懲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不僅要嚴厲懲治實行行為,還要依法懲治犯罪的各種幫助行為,掃除滋生犯罪的環境條件,做到除惡務盡。司法解釋首次明確,明知他人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有毒、有害食品,提供資金、許可證件、經營場所、運輸、貯存、網絡銷售渠道、生產技術等各種幫助或者便利條件的,應當以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或者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共犯論處。
同時,鑒于各種虛假廣告對于不符合安全標準以及有毒、有害的保健食品等大肆泛濫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司法解釋也首次明確規定,即便廣告經營者、發布者不知道廣告中的食品系不符合安全標準或者有毒、有害的食品,依法不構成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共犯,但明知廣告內容虛假而作虛假宣傳的,也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條的規定以虛假廣告罪定罪處罰。
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條規定,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違反國家規定,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明星代言問題食品該擔責的要依法追責
問:演藝明星代言問題食品是否要承擔責任?
答:明星代言問題食品是否擔責要根據具體案情進行具體分析,司法機關嚴格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辦案,明星該承擔相應責任的要依法追責。
雖然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條規定了虛假廣告罪的犯罪主體是“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一般理解為不包括代言明星。但司法實踐中要具體案件具體分析,代言明星如果兼具廣告主、廣告經營者或者廣告發布者的身份而制作、發布虛假廣告的,仍然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此外還要注意,“不追究刑事責任”不等于“不擔責”,明星代言虛假廣告宣傳的,也可能承擔民事責任或者受到行政處罰。
監管瀆職最高可判十年
問:食品監管失職瀆職是導致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多發的重要原因,司法解釋對監管瀆職如何懲處?
答:當前食品安全犯罪易發多發,與一些部門監管不力、行政不作為,一些監管人員玩忽職守、包庇縱容有著較大關系。鑒于刑法對食品監管瀆職犯罪規定了多項交織罪名,為便于司法實踐中準確適用,司法解釋對食品監管瀆職犯罪各罪名的適用以及共犯的處理作出明確規定:
一是在刑法修正案(八)增設食品監管瀆職罪后,監管瀆職行為應以食品監管瀆職罪定罪處罰,不再適用法定刑較輕的濫用職權罪或者玩忽職守罪處理;
二是同時構成食品監管瀆職罪和商檢徇私舞弊罪、動植物檢疫徇私舞弊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等其他瀆職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三是不構成食品監管瀆職罪,但構成商檢徇私舞弊罪等其他瀆職犯罪的,依照相關犯罪定罪處罰;
四是負有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與他人共謀,利用其職務行為幫助他人實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行為,同時構成瀆職犯罪和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共犯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刑法第四百零八條規定,負有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導致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