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力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應注意做強縣鎮。
城市是社會文明的象征,是包括一定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社會要素的人群聚集地。世界城市化的發展經歷了“集聚—高度集聚—困境—分散”的發展過程。中國有眾多的歷史悠久的歷史文化名城,但作為一種獨立行政建制的市制卻是一種舶來品。法律形式上的市制到晚清才出現。1918年在廣州設立的隸屬于“中華民國軍政府”的市政公所標志著具有獨立行政功能的市制在中國正式出現。1921年北京政府公布《市自治制》,在北京和青島實行市制。民國時期是中國市制形成的重要階段,到1947年6月,有建制市69個,其中12個行政院直轄市、57個省轄市。市成為一級行政區劃,在法律上具有地方自治性質,同西方國家的市建制類同。新中國成立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地改市”浪潮,設立了一大批建制市,包括省管市和管縣的市以及縣級市,總數達350個以上。
城市化初期,大量人口向城市特別是中心城市聚集,當達到飽和的程度時,出現了一系列的城市病,如交通擁堵、生活成本提高、城市功能高度集中、地價房價飛升等,從而導致城市的分散化趨向,城市的空間結構由高度集中逐步走向分散化結構。國際上的城市結構,是多中心、組團式的,單個城市規模不是很大,但有一定的分工,若干個城市連成一個城市帶或城市群,而且城市的容量比傳統的城市要大得多。大城市尤其要注意空間布局,衛星城的出現,就體現了現代化城市開放格局,以保證整體上的和諧。
城市規劃,要把城市和人、自然環境作為一個整體,必須注意人與環境的和諧。人可以通過自己的活動能動地調節自身和自然環境的關系,使城市成為宜居城市,讓城市生活更美好。合理的城市分區布局應體現層次性和節奏性,使城市運行井然有序,人的活動方便、有序。城市規劃的作用就是要規劃、引導城市建設向有利于城市未來發展的方向前進。以人居為中心,降低建筑密度,與環境協調,追求更具文化品位的適宜人居住的場所,已成為城市中心空間結構發展的一個趨勢。
城市是現代人類生活的中心。城鎮化的過程也應當是縣鎮做強的過程??梢越y籌考慮把縣鎮做強、做實,建設創新型城鎮。干事、管事,縣、鎮層級非常重要。
著眼于區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有必要在省、市、自治區內進行一定的區劃調整。省會城市可以適當兼并周邊一些市縣,如安徽省合肥市已把巢湖市納入管轄范圍。
不要都想在發展特大城市上做文章??梢钥紤]增加省轄市的設置。經濟規模、人口、地域達到一定條件的地區可以設立市,可以適當地合并相鄰的縣組成新的市。如江西原新余縣、分宜縣合并組成新余市,成為贛中一個區域中心城市??紤]經濟實力、地理狀況、文化區域條件,加大二三線城市規模,增強城市的聚集功能和集群效應。
1986年設市標準規定:非農業人口6萬人以上,年國民生產總值2億元以上,已成為該地經濟中心的鎮,可以設置市的建制??側丝?0萬以下的縣,縣人民政府駐地所在鎮的非農業人口10萬以上,常住人口中農業人口不超過40%,年國民生產總值3億元以上;或者總人口50萬以上的縣,縣府所在鎮的非農業人口一般在12萬以上,年國民生產總值4億元以上,可以撤縣設市。1993年國務院對1986年的設市標準又做了調整,調整的要點是采取分類指導的原則,增加了考察的指標。
為加速城鎮化進程,應集并一些鄉鎮,逐步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強縣城所在地的縣鎮建設,目標是增強城市的功能。
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以家庭和城市為單位。將來的發展,逐步實行城鄉一體化,不再有城市戶口和農村戶口之分。
推進城鎮化,應強調以人為本、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城鄉一體化。(文/林堅: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編審,北京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