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京動員部署地鐵小鎮,市長季建業宣布,將在地鐵沿線開發7個“地鐵小鎮”,“地鐵小鎮不單純是為了商業開發,而是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統籌的新抓手。”
南京地鐵布局早、建設快,已通車總長85公里,每天有150萬南京市民“地下”出行。到2015年,城市地鐵總里程將達250公里,以地鐵為“骨干”的公共交通將分擔接近50%的市民出行。在主城,地鐵是城市交通“排洪走廊”,到了郊區,潮汐式交通卻很明顯,尤其一二號線末端的仙林、江寧大學城,上午9點半后地鐵內乘客就不多了。為此,南京在地鐵郊區線上規劃了7個地鐵小鎮。其中選址二號線和四號線交匯處的仙林青龍社區,8月份便進場拆遷。青龍社區有山有水,將通過建設養老機構、醫院等配套,吸引主城市民尤其是“銀發一族”來此養生、養性、養老。
“吸取新加坡和我國香港的開發經驗,我們的地鐵小鎮不僅要成為居住、上班兩相宜的新家園,還要通過小鎮開發使地鐵物業成熟、增值,彌補地鐵建設資金缺口。”南京市領導介紹,從2013年到2016年,地鐵建設投資將需要1200多億元,通過地鐵小鎮這樣的城市社區和物業開發,可望形成還本付息的穩定資金流。
南京郊區已有江寧、仙林、江北三大副城,地鐵小鎮如何錯位發展?規劃部門介紹,“地鐵小鎮”不建高樓大廈,建成后將形成“一鎮一品”。如江寧大方山(地鐵六號線)位于紫金江寧科創特區和吉山軟件谷之間,將建成“科技生態小鎮”;浦口橋林(地鐵十二號線上)是上汽產業基地,將建成“汽車產業小鎮”;溧水石臼湖(位于寧高城際線)是蘇南第二大湖泊,風景優美,規劃為“休閑度假小鎮”。
到2030年南京總共規劃了17條地鐵線,郊區新城多位于地鐵線上,“蛙跳式”、“葫蘆串”一樣地布局。市規劃局負責人認為,讓軌道拖著城市“跑”,有利于疏散老城人口、功能,避免城市“攤大餅”。從城市地圖看,南京地鐵線如主城攤開的“手掌”,伸向5個郊區縣,地鐵線上的小鎮,將成為輻射農村、連接城鄉的節點和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