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有觀點認為,兩者的不平衡是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原因。如何看待這個觀點?院校老師在人才培養上是如何把握的?各位老總在招聘的過程中是否遇到了這樣的問題?企業招聘,什么樣的大學畢業生會被錄取?最看重大學生哪些能力?
李迪華:首先一點是這樣,今天我們教師就堅持一點,不能把不合格的產品拋到社會上,作為教師來說,其實我們很痛苦的,如果我把時間花在基礎好、學習用功的學生身上,他們肯定可以出更多的成績,但是我們現在沒有辦法,因為我只帶研究生,我必須花大量的時間在基礎差、思想已經被本科教育搞亂的學生身上,這對我來說非常痛苦。我之所以說我們學生不愁就業,首先一點是從教育這個環節上保證一點,沒有不合格的產品,能出去的肯定都是合格的,基本做到這個,我不敢說100%,至少我們盡到了最大的努力。
剛剛韓老師提到一點,今天學生的不合格,首先是教師的不合格,今天在教師崗上的老師有兩種情況,一種沒有接觸過社會,自己沒有實踐經驗,還有一點是不負責任。不負責任有主觀的原因,有客觀的原因,主觀原因是教師把很多精力花在賺錢上了,沒有投入到教學,還有一點是擴招,我們很多學校的老師,工作量過重,根本沒有心思投入到教學里去,沒有花時間去討論如何對學生進行定向的培養,教師沒有這種精力,這個原因實際上導致了人才培養的質量的下降。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也是絕對沒有辦法解決的,就是教育要把人培養成人,意味著學生必須有獨立的人格精神,自由的思考精神,還有理性的思維能力,而我們今天這三點在我們的教育里面都是不可能實現的,我就不展開去講。
最后培養出的本科生不但所學不多,而且腦子是混亂的,思維是混亂的,不知道什么東西是正確的,不知道我們判斷一個事情有標準才能做判斷,不知道什么叫邏輯推理,使用的語言都是堂而皇之的,自己都不明白的一些空洞的理念,這是我作為一個教育者感到很痛苦甚至絕望的地方。因為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很清楚,要培養學生獨立的人格精神,培養自由的思考精神,培養理性思維的能力,可是這三點我今天在大學里面,都是不能去做的,我就痛苦在這里,這是沒有解的。所以,我的影響能力只能影響我周圍的幾個人。
韓林飛:我同意李老師的觀點。對學生的培養,非常重要的一點的就是獨立的人格,自己的一套思維方式,以及精益求精的精神。做任何事要有職業的態度或認真的態度,這樣,無論做什么工作都能做好,興趣最主要。
李迪華:不是興趣最主要,我對我的研究生從入學一直到畢業反復說得最主要的兩句話是,首先你必須把自己當成年人,然后把自己當一個專業人士。已經到研究生階段了,我們培養的學生都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是成年人,還不知道把自己當作專業人士,一個有職業精神的人,這些東西還需要研究生老師拍桌子、砸椅子來提醒。今天我們的本科教育,別說企業家,我當老師的都痛苦到這種程度,你說那些企業還能靠這樣的人來創造效益啊?可想而知,今天的問題濫到什么程度,我深深地知道企業家們的痛苦。
林如寧:所以,對我們來說,把一個人當三分之一用,這樣,心態才會好點。由于我們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造成了我們的孩子一直長不大,在家里,父母、爺爺奶奶圍著,是圈養的,不像我們小時候是放養的。他們沒有成長的概念。另外,像我現在在新疆做煤礦,我們用的地質工作者,基本上都是大專或者本科畢業,我們的項目給他做了三年了,但在溝通的時候,還是感覺很困難。盡管我對煤礦、地質這塊是外行,但是我發現就像李老師講的,他們學的專業這么久,在野外工作三年多了,還沒有形成基本的認識,某些方面還不如我。我想,這些都與我們的計劃生育政策、教育制度等等非常有關系。對于李老師的絕望,我覺得需要在高考體制、人才培養方向方面調整,現在很多的教學就是把學生整下去,不然分數拉不開。前兩天,我女兒就因為丟了一分傷心地哭,她說一分就能排一操場人,中考就是這么殘酷。我說我已經很滿意了,基本上達到我的目標了,她情緒調整過來后,還問我,爸爸你真的這么認為嗎?自己還不確信。
韓林飛:除了人的基本品質之外,從專業角度來說,我還是讓學生對專業要有興趣。我曾經有個本科學生,當時已經大三了,他來找我,說學這個專業很痛苦。這個現象在所有學校都有,但又沒有人去訴說,他們往往認為老師高高在上,不可能和他成為朋友,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在國外,學校專門有一個adviser,就是顧問,學生有專業的、生活的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顧問,顧問會告訴你該怎么辦,包括適合不適合讀這個專業。對于我的這個學生,我問他對什么感興趣,他說對計算特別感興趣,由于大學只有一年級可以轉系轉專業,所以,我專門給他找校長特批轉到理學院。后來,他的數學非常棒,又讀了一個金融專業,現在在香港做精算師,相當厲害。他見到我高興極了,很感謝我幫了他。從這件事上,我更堅信,只有找到興趣,才能做好事情,否則把它當個飯碗,那就只能庸俗,當然,庸俗也沒什么錯。最不好教的學生就是心比天高,眼高手低,對什么都不能研究,不能深入,不能扎下去。還有就是像交大、工大的學生,有的高考成績離北大就差個十分、二十分,心有不甘,始終找不到北。
李迪華:有這種狀態的學生,我也遇到過。他當年高考的分數接近北大,目標是要上同濟大學,但最后上的北京財經學院,研究生考到我這兒來了,他所有的情緒就沉浸在我應該上同濟大學,陰差陽錯上了北經,現在上了北大,結果完全不融入,這就沒辦法了。
韓林飛:這種學生是最可怕的,心里很正常,但開動不了他對專業的興趣愛好。沒有興趣,不投入,關注點不對,一點辦法沒有。
陳妍孜:從企業招聘的角度來講,我們在招聘的過程中遇到最多的就是像韓老師說的眼高手低,他們始終認為自己應該拿很高的工資,自己應該做什么樣的工作,從畢業開始,找工作就停地跳動。企業在招聘的時候,面試都很好,他們看起來理論知識很強,我們是說不過他的,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卻發現還不如別人。我們希望招聘的是踏踏實實做事情、能扎下去的人,這就是我在招聘過程中最深的體會。
李艷峰:我們也遇到同樣的問題,我們也是看中能踏踏實實做事、發揮個人特長去做事的人,確實現在很普遍的問題就是眼高手低的現象太嚴重了。
林如寧:我們企業招聘,第一看重責任心,其次才是技能,因為技能是可以培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