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已經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增長的新的引擎,正在迅速地升溫,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制訂的相關規劃也將在下半年對外公布。這個規劃究竟有些什么內容?在最近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發改委主任徐紹史作了《國務院關于城鎮化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其中的一個目標是,京津冀、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將向世界級城市群發展,另外再打造哈長、呼包鄂榆、太原、寧夏沿黃、江淮、北部灣、黔中、滇中、蘭西、烏昌石等10個區域性城市群。
看來,城鎮化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打造城市群,在這方面,目前已經成型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這三個城市群似乎已經提供了看得見走得通的模板,以一個或者幾個大城市為中心,以一群中等規模城市作為輻射,其間穿插星羅棋布的小城市、小城鎮,城市群的規模效應就顯示出來了。可想而知,當發改委規劃的10大城市群有朝一日大功告成的時候,中國的城鎮化率也就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城鎮化的宏偉規劃就庶幾可以達成了。
但是,城鎮化就是造城嗎?作為一種外在的物質形態,城市當然是城鎮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城市和城市群是在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逐漸形成的,而不是由政府以拔苗助長的形式規劃并且打造出來的。以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這三個城市群來說,它們都是中國的“風水寶地”,物產豐富,自然災害少,適宜人居,對人口有相當高的吸附力,城市也就逐漸出現。在這三個地區的許多大中城市,已經有了相當長的歷史積累,改革開放以后,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這些城市的版圖都迅速對外擴張,以至形成了具有相當規模的城市群。由此可見,城市群的出現,是市場發展的產物,如果社會經濟的發展沒有達到一定的規模和水平,城市是發展不起來的,城市群更不可能出現。
但是,現在由政府牽頭規劃的城市群,卻沒有考慮到其市場基礎。在發改委規劃的10大城市群中,中西部地區占據了大半份額。但是,我國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還相對落后,如果完全依賴市場的內生動力來催生出城市群,還需要漫長的時間,因此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來推進城鎮化。現在由國家發改委規劃出的這10大城市群,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府的力量。然而,當政府以勢不可擋的氣勢推進這10大城市群的時候,又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景呢?
在中國以往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政府奉行了將GDP增長作為第一目標的原則,GDP普遍成為地方政府官員的指揮棒,只要能夠對GDP增長有所裨益,政府就會集中一切資源不惜一切地運作。這種“GDP至上”的模式雖然起到了讓GDP迅速提高的效果,滿足了政府官員的政績要求,但由于對能源、資源等的過度消耗,對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消極因素也很明顯。因此,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的推進,GDP的指揮棒作用正在趨于淡化。但是,當城鎮化以一場又一場造城運動來推進的時候,造城運動勢必又會成為官員們新的指揮棒,看上去轟轟烈烈、熱火朝天,但這種超越了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造城運動,能夠收獲什么卻充滿疑問。
在這方面,其實我們已經積累了足夠的教訓,前幾年,盡管城鎮化還未成為政府明確的目標,但一些地方為了拉升GDP,希望以房地產市場的興旺來帶動各業繁榮,結果耗費巨資造出了巍峨的新城,卻由于沒有人入住而成為“鬼城”。城鎮化如果以造城運動來推進,很可能會重蹈這種覆轍,甚至由于這場造城運動是在更高層級上發起,其產生的后果更為嚴重。
在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到達一定階段后,出現城鎮化的熱潮是可以理解的,但城鎮化從本質上說是人的一種自由選擇,而目前城鄉二元化的戶籍管理卻對這種自由選擇權形成了桎梏。因此,作為政府來說,為了推進城鎮化,首先需要做的是破除這種束縛人的自由、也束縛社會發展的戶籍管理制度,讓每一個農民,不管他是否進城,都能夠獲得與城市居民平等的權利享受,具體來說,就是在就業、子女入學、醫療等涉及民生的基本方面獲得同等的社會保障。而要達到這個目標,不僅需要整個社會經濟的高度發展,特別是能夠提供豐富的就業市場,更需要政府擁有雄厚的財力作為托底。如果在造城運動的指揮棒之下,10大城市群建立起來了,官員如愿獲得了他們的政績,但農民卻因為失去了土地而陷入生活的困境,那對未來的社會管理絕對不是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