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省級科普基地”、“河北省少先隊實踐教育基地”、“衡水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寨博物館——冀寶齋的這些名頭是怎么來的?
據新華社記者調查,河北有關部門回應稱,頒發牌子時的首要條件就是“地方推薦”。近年來,河北省冀州市著力打造“九州之首”的文化品牌。冀寶齋博物館“應運而生”,成為其文化載體。報道顯示,冀寶齋已被“打造”成一張地方名片。在冀寶齋博物館內墻上,掛著不少領導以及各界專家學者與該館館長王宗泉的合影。
一個贗品充斥的博物館竟然獲得了如此多的官方身份,對此文化丑聞,當地政府難辭其咎。冀寶齋迎合了當地政府的文化政績需求,也可以看到,一個地方政府對文化政績的渴求,已經到了饑不擇食的地步。
實際上,早在2004年12月22日《經濟參考報》就報道了冀寶齋博物館,當時該館只展出2000余件瓷器。2007年11月,也就是現在的冀寶齋博物館才正式奠基,2010年6月竣工并布展。此后,冀寶齋先后獲得了一系列官方身份。
從報道可以看出,當地政府也是冀寶齋“做大做強”的重要幕后推手。冀寶齋如果不是獲得了從冀州市到衡水市的支持,河北相關省級部門或許也就不會授予其“河北省少先隊實踐教育基地”、 “省級科普基地”等官方身份。這些身份雖增強了冀寶齋的“欺騙性”,但對當地政府來說,或許又是可以書寫一筆的文化政績。
當地政府、官員也并非不知道冀寶齋的問題。一位地方官員對記者坦承,他們其實也了解冀寶齋博物館的東西是假的,但是各級官員和省內外專家來冀州基本會去參觀這個博物館,否則也沒有什么可以參觀的。
明明知道是假的,當地政府仍然將冀寶齋當作一張文化名片,對外推薦,可以說是冀州版的“皇帝新裝”。
冀寶齋的故事說起來離奇,其實并非罕見。時下,在很多地方政府乃至官員的眼中,所有的文化建設或許都應該量化為具體的指標。從拍了多少部戲,到建了多少面積的文化場館,乃至,獲得了多少個榮譽或獎勵,都是可以量化的,也都是看得見的,而他們很少會關心,真正的文化是什么,民眾的文化需求是什么,這些文化投入產出的社會效益如何。文化建設一旦只是政績的目標,那么,一切都變了味。
冀寶齋有瓷器、有建筑,還有一位“熱心”傳統文化的老館長,一切看起來都非常完美,怎么算都是一筆文化政績中的“硬通貨”,甚至可以看作是應付上級的“優質資產”。當地政府顯然沒有意識到,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中,不應該有假冒偽劣,也不能與冀寶齋這樣的“贗品博物館”為伍,更不可為冀寶齋的“傳奇”推波助瀾。
冀寶齋固然可笑,但是,其最典型的價值還是在于,為公眾提供了一個地方政府文化建設的劣質樣本。冀寶齋需要規范、整頓,站在冀寶齋身后的地方政府、官員的責任,也應該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