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5月26日)人民日報9版《農村孩子為何不愿躍“龍門”》一文披露這樣一件事:高考臨近,堂侄女突然決定放棄高考,理由很簡單,“上四年大學,一年得花兩萬多,到頭來工作還是不好找,不如現在出去打工。”“鄉鎮高中,升學率低,上好大學難,棄考的同學屢見不鮮。”文章呼吁要促進教育公平,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有平等機會,才能縮小城鄉差距,促進社會公平。讀罷此文,禁不住感嘆噓唏,不免想到自己和家族的際遇。
知識就是力量,讀書改變命運,是古今中外圣人先哲的訓導,也是我們從小就認準的道理。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就是通過努力讀書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考上了重點大學,從此離開了窮鄉僻壤的遼南農村。畢業后輾轉寧滬杭,成就了自己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追求與夢想。當年,我不光是家族中、村子里也是左村右屯方圓數十里第一個大學生,我在家族中和村子里的“示范”作用不言而喻。但是50年后的今天,當我仍然用“讀書改變命運”的大道理與晚輩溝通時,發現不對了。那是去年我鼓勵大堂兄的孫女也是我的侄孫女,一個學習成績在班里總是前幾名的四年級小學生努力讀書將來考大學時,不料她甩出這么一句話:“考上大學也沒有用,我爸是農民。”面對這個10歲孩子的“論斷”,我張口結舌,無言以對,心中不免悲涼起來。家族中還發生一件事令我無法釋懷。我二堂兄唯一的孫子,也認定自己“沒有背景”,剛上初三就決意不上高中,但父母不答應,于是在一次爭吵后喝下劇毒農藥百草枯,為自己14歲的生命畫上了殘酷的句號。
是什么樣的現實在稚嫩的兒童心中早早埋下了“我爸是農民”的悲觀種子?又是什么讓少年失望于“沒有背景”的郁悶之中?誠如人民日報文章所說,我國高等教育規模不斷增大,但農村生源在重點大學所占比例卻逐年下降,農村學子“向上通道越來越窄”。而且越來越明顯的社會階層固化乃至身份世襲現象,嚴重遏制了農村青少年的進取動力。其實,每年那么多人考公務員,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目的就是要從已經固化的階層中分化出來,從不通暢的上升通道中掙脫出來,不僅給自己也給后代開辟新的出路。雖然歷來重視青少年的教育,但書本里和課堂上大而無當的說教,在嚴酷的現實面前空洞而蒼白。習近平、李克強就任黨和國家新一屆領導人后,曾在多種場合表達了對社會階層固化和上升通道不暢問題的關切。對這個關乎社會的公平、正義,關乎國家振興和民族復興的大事,再也不應該等閑視之,必須拿出實實在在的行動,讓農村孩子看到希望,看到前途,為國家也為自己發奮讀書。
梁啟超有言,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什么時候農村孩子不再哀嘆“我爸是農民”,不再因為沒有“背景”而悲觀失望,而是以滿滿的信心與昂揚的斗志為美好的明天而拼搏,也許我們才能真正實現美麗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