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銀川市財政投入10萬元,通過與商業保險公司接洽,為銀川市政工程管理處管轄的10萬余個下水井蓋投保了公眾責任險。“井蓋險”為每年一投,將成為銀川市固定的保險項目。(5月27日《人民日報》)
近年來,城市的窨井由于各種原因,成了“吃人”的陷阱,釀成了不少悲劇,令人震驚。為此,國內許多城市研究對策,推出各種措施,如設計防盜井蓋、安裝井下防護設施、推出井蓋安全責任人追究制度等等。如今,通過商業保險的途徑給市政管理的下水井蓋投保,可謂創新之舉。
以往井蓋由于丟失或損壞,一年下來,損失不小,卻又無處索賠。通過商業保險的途徑給下水井蓋投保,解決了這一令市政管理者頭疼的問題。行人因為井蓋原因發生傷亡,也是需要賠償的,這筆錢也不是小數目,從哪兒出?城市公共財政預算往往沒有列出此項,實際賠付時,常常是稀里糊涂,即使賠付,賠付的標準也較低,難以令人滿意。有了商業保險,賠付的錢不僅有著落,避免了責任推諉、相互扯皮等事情的發生,而且賠付的標準較高、較合理。如銀川的此次投保規定:因銀川市政工程管理處對其所屬的下水井蓋未盡到安全管理義務,而發生意外事故造成第三者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將得到相應的賠償。每次事故責任限額為30萬元,其中,財產損失責任限額為2萬元。
但是,一個新的問題產生了。給井蓋投保后,保險公司成了承擔井蓋事故風險的責任主體。無論是客觀原因還是市政部門的不作為或消極作為,井蓋一旦出了事,“吃人”了、“吞車”了,保險公司將首當其沖。如此,增加了保險公司的壓力,舒緩了市政部門對井蓋安全繃緊的神經,井蓋事故發生的概率會不會因此而增大?給井蓋投保,不但不保險,而且增加了危險,這顯然有悖于公眾的期望和給井蓋投保的初衷。
因此,給井蓋投保后,在制度設計上,仍要明確市政是井蓋安全的責任主體,保持對其應有的壓力,促使其在商業賠付之前,兢兢業業地工作,不能因為投了保,就高枕無憂,睡起了大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