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是中國正在傾心書寫的新故事,這個故事集結了許多人“進城”的夢想,也寄托了許多人安居樂業的期望。這個故事要講好,要有自主的編劇,也需博采眾家之長。
德國人的城鎮化老文章值得參考。
這篇文章,德國人至少已經寫了一百多年。發端于工業化萌芽,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的停頓甚至倒退,又乘上了戰后重建與兩德統一的東風。如今的德國,逾七成人口分布于城市,沒有絕對的中心,更沒有被遺忘的角落,大城小鎮,陌野鄉郊均勻分布,堅守著自己的特色和風骨,交相輝映。
德國人以《建設法典》為依據。不搞攤大餅式的擴張,不搞圈地造城運動,不追求整齊劃一,更不割裂與過往的聯系。在有限的國土內進行科學規劃和空間利用,充分利用舊城潛力進行改造,科學配備供熱、供水、供電、交通、通訊與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其城鄉的“硬建設”可資借鑒。德國人著眼塑造城市“個性名片”,精心保留歷史遺跡和文化傳統,因地制宜發揮城鎮在旅游、服務、科技創新等領域特色和優勢,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使農村與城市同樣富有吸引力,其城鄉“軟建設”經驗同樣值得學習。
新故事與老文章可相得益彰。
當今世界,需求是緊缺資源。中國城鎮化建設帶動對重型建設機械、交通裝備、通訊設施等的需求,與側重重工業且急需海外市場的德經濟“正對味”。69對友好省州市關系更可為雙方城鎮化合作接上地氣,溝通經驗教訓,探索文化交流,開展對口合作。
如今,新故事與老文章面臨同樣的橋段。
德國人的老文章正按照“綠色低碳、智能靈巧”的主題繼續,而“集約、智能、綠色、低碳”恰好也是中國新型城鎮化的方向。德國的環保產業、可再生能源、循環經濟技術,可以在中國找到大市場,發生互利的化學反應。中德更可以互通有無,在科技前沿領域聯合研發,共同推廣,使交通更便捷,公共交通系統與自行車等環保交通工具無縫銜接,方便更多人低碳出行;使資源利用更加充分高效,通過科學的垃圾處理和再利用系統實現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使能源更加豐富清潔,通過經濟利用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使太陽、風、地熱等都成為電力來源;使建筑物更加環保高效,通過改造使節能成為其驕傲的標簽。
老文章有老文章的韻味,新故事有新故事的精彩,如今二者面臨共同的挑戰,更可共同譜寫未來城市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