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發揮城鎮化中的工業優勢,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在煙臺歷史上已有成功的先例。陳俊涌認為,龍頭企業的壯大是煙臺在城鎮化中過程中的一大優勢,“富士康2004年進入煙臺,短短8年時間,主營業務收入就達到1266億元,吸引就業8萬人。
城鎮化滯后于工業化,煙臺對此感觸頗深
煙臺是一個大市。2012年,煙臺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281.38億元,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627.04億元,兩項指標都高居全省第二。
煙臺又是一座小城。2012年,煙臺全市城鎮化率達到56.8%,高于全省平均4.2個百分點,只能排在第六位。
針對這種“大市小城”的不對稱局面,不久前出臺的《煙臺市城鎮化發展綱要(2013—2020年)》也決意作出改變。2020年城鎮化率達到70%、藍色文明幸福之都,這樣的字眼不斷出現在綱要的目標中。而對于工業大市煙臺來說,城鎮化道路到底應怎么走?
地形與產業結構是兩大原因
5月21日,在煙臺市芝罘區勝利路南端,幾臺挖掘機正在忙著作業,豎立在一旁的工作指示牌上寫明了它們的目的:“勝利南路南延(含隧道)工程”。工程完工之后,這里將成為近年來煙臺所修建的第八條穿山隧道;2800米的建成長度,也將刷新當地城區隧道的紀錄。
“地形確實是限制煙臺中心城區規模擴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煙臺市住建局城鎮化科科長陳俊涌告訴記者,在歷史上,“以港興城”的煙臺市形成了以芝罘區為主的中心城區。但由于芝罘區“南山北海”的地形特點,使得城區缺少足夠的擴展空間,只能在東西兩向狹長的海岸帶上拓展。
在沒有這些隧道之前,煙臺市屬的幾個區之間的交通都很不方便。對于這一點,市民劉愛青深有體會。家住萊山區上海灘花園小區的她,平時到市中心辦事,“堵車的時候,在公交上的時間能超過一個小時。”
不僅中心市區,因為膠東地區普遍的丘陵地形,西部蓬龍招萊沿海一線、中部棲霞、南部海陽區域均受山體影響,使得城市建設無法大規模拓展。
“除了地形之外,煙臺的產業結構也是造成這種不對稱局面的原因之一。”陳俊涌接著介紹。據了解,雖然煙臺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但在各產業的比重中仍遠不及工業。根據2012年的統計數據,煙臺一二三產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7.2%、56.5%和36.3%。三產服務業的相對落后,加之公共服務設施不足,使得煙臺城區在吸納人口能力方面不占優勢。
“此外,煙臺市的農業主要以蘋果、梨、葡萄等經濟作物為主,目前尚無法使用大型機械,這客觀上也增添了農村人口的轉移難度。”陳俊涌說。
功能區帶動型城鄉一體化或是解決之道。
對于這種狀況,在《山東省城鎮化發展綱要(2012—2020年)》出臺后,煙臺市結合實際,研究探討新型城鎮化發展模式,提出了走“功能區帶動型城鄉一體化發展道路”。
這一舉措也得到了業內專家的認可。今年4月,由原建設部副部長、兩院院士周干峙等6名專家成立的評審組對此作出點評:“功能區帶動型城鄉一體化發展道路符合煙臺實際,是一個非常好的模式,在全國具有典型意義。”
“所謂‘功能區帶動型’,即抓住‘藍’、‘黃’、‘高’三大戰略疊加實施的歷史機遇,發揮擁有眾多國家級、省級園區的獨特優勢,促進產業、要素、人口聚集。”煙臺市委書記張江汀說。
根據《煙臺市城鎮化發展綱要(2013—2020年)》中的表述,煙臺將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三大功能區為總體框架,以東部海洋經濟新區、西部萊州灣、南部丁字灣、北部龍口灣、長島休閑度假島為“一極領先、多極崛起”板塊,以6個國家級園區、10個省級園區、9個省級旅游度假區和100多個縣域經濟集中區為產業、人口聚集區,以現代農業示范區和生態文明示范區為產業、人口結構優化區,以市、縣、鎮行政中心區和農村社區為服務功能和宜居功能區,形成“一核一群一帶三軸”城鎮化發展格局,構建組團式、網絡化城鎮體系。
“按照這個路徑,煙臺不僅可以突破地形和產業結構的限制,還可以因勢利導,使這兩者劣勢變優勢。”陳俊涌說。
合理發揮城鎮化中的工業優勢
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在煙臺歷史上已有成功的先例。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在1984年設立之初,還是一片荒灘,僅有幾萬人。經過近30年的發展,目前開發區以全市1/60的土地,創造了1/6的GDP、1/5的產值與稅收、1/4的工業增加值和2/3的進出口總額,總人口達到40萬人,城鎮化率達到93%以上,成為名符其實的城市新區。
“各類園區是煙臺特色城鎮化發展的主載體。煙臺應把各類園區作為城鎮化重點開發區域,依托城鎮、反哺鎮村,促進工業化與城鎮化同步推進。”煙臺市市長王良說。
以園區為承載,煙臺近年來加大了產業培植力度。根據當地提出的“5510工程”,煙臺將鞏固提升機械制造、電子信息、食品加工、黃金、現代化工5大傳統優勢產業,突破發展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新材料、生物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5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大做精汽車、電腦、手機、船舶、葡萄酒等10大產品集群;著力打造5個產值過5000億元的主導產業,5個產值過1000億元的龍頭企業,10個產值過1000億元的產品集群。
陳俊涌認為,龍頭企業的壯大是煙臺在城鎮化中過程中的一大優勢,“富士康2004年進入煙臺,短短8年時間,主營業務收入就達到1266億元,吸引就業8萬人。在富士康廠區,設施配套,生活便利,崛起了一座現代化科技新城。”
《煙臺市城鎮化發展綱要(2013—2020年)》對此也持有樂觀態度,“到2020年,全市城鎮化率達到70%以上,城鎮人口達到500萬人以上……城鎮化質量接近東部沿海地區較高水平,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基本構建起支撐藍色文明幸福之都建設的城鎮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