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7個鄉鎮的中小學生,在食用學生“營養餐”后,出現疑似食物中毒癥狀。事件發生后,“免費午餐”發起人鄧飛在微博上炮轟大通縣政府,隨后,徐昕、薛蠻子等微博名人都轉發此微博。但激憤的民意似乎忘了,“疑似中毒”的問題出在哪個環節,尚未揭曉。(5月25日中國青年網)
鄧飛在微博表示,青海數百孩子再遭傷害,地方政府就算是再窮,不給牛奶給饅頭也算是“功德無量”,兩年的時間,還在利用牛奶面包收回扣害孩子,這樣的舉措實在是忍無可忍,并要求大通縣長滾蛋。這一呼吁在網上引起了眾多網民的響應,其中還提出“能收集10萬個滾嗎”這樣的要求,集中向一個明確卻偏激的方向發展。方式是否恰當筆者不敢斷言,只是在要求縣長“滾”之前,似乎真相還更重要。
政府官員同商家勾結早已不是新聞,很多事件的曝光讓百姓對于官員的誠信早就“折上折”,“官商勾結”早已是他們心中的痛。在面對孩子時,更失去了應有的理智,忘記了法律和事實的準繩,輕易的把“有罪”的“帽子”戴在了縣長的頭上。
其實大通孩子們遭受“飯碗危機”已不是第一次。在2012年6月,大通縣育才教育服務有限公司配送的蛋糕就出現了食物中毒,而縣里最終僅僅是停止了與這家公司的合同。出現問題后沒有真正的開展調查是此次500余名學生再次中毒的關鍵。
是否存在“官商勾結”,讓一次次的招投標都是在“裝門面”,“唱大戲”,其次商家的產品是否同招投標時提供的一致,這也是需要調查的一個方面,畢竟“偷梁換柱”這種幾率的發生還是大有可能;最后就是流通環節。孩子們的“營養餐”從出廠到進入校園,需要經歷多少的環節,是在中途的運輸中由于保存出現問題,而導致食品變質還是在廠家就已經變味,這些都需要用事實說話,而不是一味的將“屎盆子”扣在政府頭上。
鄧飛也表示,網民簽名呼吁“讓縣長滾”是過于偏激,不應該效仿。對此筆者想說,縣長的下臺與否,我們不是評判員。在依法治國的當下,無論是縣長還是供貨商,該為營養餐出現的問題負責,這無可非議,只是這罪該怎么定,性該怎么定,我們應該用事實和法律說話。倘若縣長“下課”后,依然又再次出現學生食物中毒事件,那么我們又該怎么辦?
最后說一句,與其讓縣長“滾”,還不如找出出現問題的環節,讓劣質“營養餐”滾,這才是王道,治標還需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