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晚,長沙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21歲楊麗君不慎落入無蓋下水道,沒了音訊。(3月24日《瀟湘晨報》)
楊麗君的遭遇觸動了眾多網民。從自發點燃的蠟燭到發乎內心的呼喚,從一聲聲祈禱到一顆顆焦灼的心靈,這個失蹤的女大學生驚動了一座城,也牽動了全國民眾的目光。救援團隊從沒有停止搜救的努力,無論多艱難,希望多么渺茫,共同守望的心愿是早日找到楊麗君,這彰顯了對生命的尊重。
只是,對生命的尊重,掩蓋不了對悲劇的追問。窨井吞人,時有發生,窨井蓋哪里去了?為何輕易消失?在暴雨來臨前,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該不該巡檢一番,發現哪里的窨井缺少了蓋子,及時補上;能不能做好加固措施,勿讓松動的蓋子輕易溜走;再或者,能否安排一些人員守在窨井蓋容易沖走的地方,或者做好清晰可辨的標識。23日媒體報道,長沙市馬王堆路上河國際西側人行道,一個窨井蓋不翼而飛,一位兩歲男孩樂樂(乳名)不慎跌入。窨井“吃人”,顯然不是窨井的責任。
近年來我國城市建設突飛猛進,然而,關乎生命的窨井蓋卻屢屢出現問題。這只能說明,我們在城市建設的細節考量上仍不合格。窨井蓋不僅需從技術方面完善,更須提高職能部門的責任意識。技術再先進,如果不盡責,悲劇仍難以避免。
如果說“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那么窨井蓋則關乎管理者的責任心,考驗著城市管理的精細與精致。換言之,城市管理者不僅有責任提供公共服務,更有責任保障公共服務的質量,不能埋下傷害生命的伏筆。惟愿早日找到楊麗君,惟愿楊麗君的悲劇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