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由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發布的報告稱,從國際經驗看,判斷一個國家或地區是否已經進入城市型社會,城鎮人口標準是最為重要的核心標準。
●人口城鎮化率在51%至60%之間,為初級城市型社會
●人口城鎮化率在61%至75%之間,為中級城市型社會
●人口城鎮化率在76%至90%之間,為高級城市型社會
●人口城鎮化率大于90%,為完全城市型社會
中國部分省份城鎮化率目標
河北到2015年城鎮化率達到51.5%
山西到2015年城鎮化率達到55%左右
寧夏到2015年城鎮化率將達到55%
陜西未來五年城鎮化率力爭達到60%
西藏力爭未來五年的城鎮化率達到35%以上
重慶2015年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分別達到62%和47%
四川到2017年城鎮化水平要超過50%
貴州到2015年,城鎮化率達到41%左右,到2020年城鎮化率達到50%左右
江西到“十二五”期末城鎮化率達到53%以上
廣東到2015年城鎮化率達到70%
河南未來五年城鎮化率提高到52%以上
廣西壯族自治區未來5年城鎮化率提高到53%
湖北省未來五年城鎮化率提高到58%
湖南到2015年城鎮化水平將超過50%
云南省未來五年城鎮化率提高到48%
福建力爭2015年城鎮化率超62.5%
安徽省未來五年城鎮化率力爭達到55%
山東省到2015年,城鎮化率達到56%;到2020年,城鎮化率達到63%
天津到2015年農村城鎮化率提高到75%
遼寧到2015年底城鎮化水平達到70%左右
吉林到2015年城鎮化率達到60%
黑龍江到2015年城鎮化率達到60%以上
國外城鎮化率 1998年
世界平均水平 46%
低收入國家 30%
中等收入國家 65%
高收入國家77%
75%—80% 目前發達國家城鎮化率
【他山之石】
日本
高度集中型城鎮化模式
2011年,日本城鎮化率已達91.3%。
日本的人口、產業和城鎮高度集中在東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都市圈。這種高度集中型城鎮化模式,加快了日本工業化進程,但也使得大都市區住房緊張、地價高昂、交通擁擠和生活環境惡化。針對這些問題,日本投入巨資加強都市圈交通體系建設和環境綜合治理。但交通狀況的改善又增強了對人口的吸納能力,導致通勤成本和房價不斷攀升。
韓國
大城市主導城鎮化
到2011年,韓國城鎮化率達到83.2%。
韓國長期奉行“工業為主、大企業為主、大城市為主”的政策,使得人口和產業向少數大城市高度集聚。這種大城市主導型的城鎮化有利于充分發揮集聚經濟效應,但也加劇了地區間發展的不均衡。有鑒于此,韓國先后編制了四次國土綜合規劃和兩次首都圈整備計劃,引導人口、產業和機構擴散,對緩解首都圈的過度集聚起到了重要作用。
法國
農業現代化助推城鎮化
法國的城鎮化始于19世紀下半葉,1999年時,城市人口占到了總人口的75.5%。
二戰以后,法國政府將農業裝備現代化擺在了極其重要的位置,為城市提供了大量勞動力。
法國在城鎮化的過程中,時刻都將人的生存空間放在重要的位置。政府根據不同城市的實際情況進行規劃性建設,對老城區以及歷史建筑給予立法保護,使這些小城的原貌得以保留,但經濟發展上差距并不很大。
德國
城鄉社保差異不大
德國城市分布均勻,據2004年統計,德國有82個10萬人口以上的行政區,生活著2530萬人,占總人口30%,其余的則多數生活在2000到1萬人的小型城鎮里。
德國小城鎮的通訊、電力、供水等基礎設施條件與大都市相比差異很小,醫院、學校、購物機會等一應俱全。而在法律上,德國城鄉之間社會保障體系差異不大。農民要進城,只需到市政局登記并且按章納稅,就可以成為城市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