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購莫言作品,相信不是純粹的趕時髦、追時尚,也有產生閱讀的欲望,當然會有好奇的成分。國人從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中,無限放大自己的想象力,可是,在狂喜之后,我們該做什么呢?作為國人共享的資本,在世人面前昂起頭?作為民族的精神財富與文化大餐,在茶余飯后吹噓?如果現在可以自豪地說,我們已抵達文學的顛峰,那么,我們的讀書水平與閱讀能力還處于低谷。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到用時方恨少”……盡管余秋雨認為閱讀是“浪費生命”,盡管讀書已不在時髦與時尚,盡管網絡時代其實已對讀書重新定義,但是,讀書的基本內涵與基本價值依舊。莫言曾說過,書不僅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而是能改變人類的命運,書不僅決定了一個人的知識水平,而且決定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甚至是全人類的知識水平。
當讀書又面臨“工作多、時間緊”的托詞時,胡適先生早就說過:“更多的人說,工作太忙了,哪有時間讀書?其實每天只用半小時讀5頁書,每年可讀1800多頁書,30年下來可讀5萬多頁,你大有學問了!可你要是每天打兩圈麻將都不止半小時吧?所以,讀書還是打麻將?不是時間問題,是選擇問題。”當讀書有了“功利性閱讀與非功利性閱讀”之分后,不愛讀書者似乎又多出一條借口。
我們愧對世界讀書日,愧對全民讀書月,愧對書店里琳瑯滿目的書籍,愧對作者的心血與汗水。不排除一些書籍粗制濫造,劣質書籍充斥市場,甚至“劣幣逐驅良幣”。但是,如果你想要看書、真心閱讀,肯定會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書籍。浮躁的社會,讓我們心神不寧,讓我們養成不閱讀的習慣。浮躁導致浮淺,浮淺加劇浮躁,惡性循環,互為因果。
文學諾獎能否改變國人讀書習慣?以形成愛讀書、讀好書、重閱讀的好習慣。共享莫言的快樂,更要共享莫言的作品,進而,走在“人類進步的階梯”上。莫言獲獎是一針“興奮劑”,它刺激我們的面部知覺,更要觸動我們的閱讀神經。構建學習型社會,從閱讀開始,從讀書啟程。希望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能夠點燃國人的讀書熱情,啟迪國人的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