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明確指出:廣東加快轉型升級,必須把新型城市化作為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重要抓手。站在城市轉型升級的重要關口,敢為天下先的珠三角堅持“科學發展、先行先試”,率先探路。
廣州“走出去”實地調研、“請進來”問策智囊,探尋新型城市化的新方向;“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等頂尖規劃大師齊聚珠海,為宜居環境建設貢獻智慧;3年內以項目帶動撬動約1115億元投資,佛山城市升級三年計劃開始發力……九城起舞的背后,經濟低碳、城市智慧、社會文明、生態優美、城鄉一體、生活幸福的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漸行漸近。
城市之變從工業化推動到追求城市內涵提升
在佛山高明區,廣東煒林納功能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梁馨沒想到,引進人才會成為企業成長的“煩惱”。
“我們很愿意接收應屆畢業生,每年在產學研合作的高等院校里招聘應屆生,但這些學生實地看過后都不愿留下來,因為周邊環境不適合工作、生活,我們與北京石油大學聯合培養的研究生也留不下來。”梁馨說。
地球50%以上的人定居城市,人口膨脹、交通擁擠、環境污染、資源緊缺、住房緊張等,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問題。珠三角城市群也正在遭遇這一“成長的煩惱”。
多重挑戰下,珠三角該選擇怎樣的發展路徑?考題擺在珠三角各市黨政主官面前。
應該摒棄傳統思維,必須加速城市升級。珠三角開始以世界眼光、全球視野謀劃城鄉規劃建設。
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廣州率先謀變,探路新型城市化。
從今年2月底到6月,廣州陸續向北京、天津、上海、羅馬、雅典、紐約等國內外十余城市派出考察調研隊伍,圍繞“新型城市化”發展的內涵、目標、路徑等16個專題展開實地調研。
國務院參事、中國科學院首席科學家牛文元等34位全國和省區市權威專家被聘為廣州市新型城市化發展決策咨詢專家,為廣州如何邁步新型城市化發展出謀劃策。
一場珠海建市以來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環境宜居建設高端專家論證會”在6月召開,請來“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哈佛大學建筑系主任普雷斯頓・斯考特・科恩等重量級專家把脈珠海。
多方合力探路破題,城市的變化正在悄然發生。
在啟動城市升級三年計劃的佛山,曾經創造改革傳奇的一批專業鎮,正在走進總部大樓的新時代。建筑高度約180米的和華環球貿易廣場兩月前在南海大瀝鎮奠基;而在中國建陶第一鎮禪城區南莊鎮,230多米高的摩天大樓擬于7月破土動工;與南莊接壤的樂從鎮,高達236米的家居總部大廈已于去年動工建設。
周末,南海的千燈湖畔一派休閑景象,市民在湖畔騎車、漫步、嬉戲。在千燈湖旁的廣東金融高新區,海八路金融隧道置身于廣佛交通要道,美觀的陶瓷薄板墻、節能的LED燈,迎著通行廣佛數以萬計的車流。誰能想象,這片被譽為南海城市地標的區域,數年前仍是一片矮舊的廠房。
在東莞,城市升級的故事有著類似的情節:在東莞新城市中心南城街道,5萬多平方米舊廠房就地轉型升級建成了東莞藝展中心,成為東莞規模最大、進駐名家最多的藝術品、收藏品專業市場。藝展中心負責人趙永臣說,最初只想建成工藝品中心,沒想到吸引了一些工廠的研發設計團隊入駐,向文化創意產業基地邁出了第一步。
從雜亂的“握手樓”、老舊的廠房到精神抖擻的城市CBD、總部經濟群落的轉換,珠三角開始從工業化推動到追求城市內涵提升的轉變,開始從世界工廠向新型城市的轉變。
從一個個特大型城市的梳理融合,到一大批專業鎮的城市化胎動,珠三角的各個經濟地理單元,在城市轉型升級的道路上,正引爆一場涉及產業、經濟、建筑空間等各個形態的系統性革命。
理念之變以幸福作為城市發展根本價值取向
站在廣州的“小蠻腰”上向南眺望,新中軸線南段有一大片綠得像翡翠一般的“濕地綠洲”。那就是廣州的“南肺”萬畝果園。
由整體征地告別“保胃”、“保肺”的糾結,這片濕地上將崛起海珠生態城。廣州把新型城市化的樣板區選在這里,而不是經濟實力更強的天河、廣州科學城,也反映出城市轉型升級理念的更新換代。“新型城市化就是讓城里人早上被鳥叫醒,讓市民既享受城市現代生活的便利,又體驗鄉村親近自然的生活。”海珠區相關負責人如此描繪。
在珠三角城市轉型升級“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大幕下,在又一輪有如脫胎換骨般的城市巨變背后,城市發展理念的變革風雷隱動。
這是從粗放的城市發展方式向更加重視低碳生態的轉變――
承載著幸福指數與生活理想長達3000多公里的珠三角綠道網,宛如綠帶串起了9個城市的200多處森林公園、風景名勝、海岸河堤、文化古跡。
72平方公里的國家高新產業園區看不到冒煙的廠房,卻有近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態綠地,處處鳥語花香,綠樹蔥蘢。東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扭轉了人們對珠三角世界工廠“遍地廠房煙囪、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舊印象。
這是從傳統的城市管理模式向更加重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的轉變――
廣州、深圳、佛山都向著智慧城市的方向探路而行。下班前先開啟家中的空調,回到家中電視機自動打開主人喜愛的節目,智慧的廚房電器已經在準備美味的晚餐,甚至找工作、找家政、找裝修只需要連接智慧社區系統,就能夠輕松解決……這些看似科幻電影中的情節,是智慧城市的組成內容,未來也將逐步實現。廣州市科信局負責人說,“智慧城市”的建設本質上是“城市化”和“信息化”的融合。
這是從“本外二元”、“千城一面”向更加重視共建共享和文化傳承的轉變――
走在寧靜的廣州恩寧路上,騎樓遮頭,烈日當空也不覺曬,恩寧路改造221棟騎樓及歷史建筑在歷時5年的波折后終于得以保留。佛山祖廟東華里歷史文化街區,則在改造后重現青磚灰瓦的嶺南建筑風格,在鬧市中猶顯另一番韻味。
這是從城市建設重物輕人向更加重視民生導向和人的素質提高的轉變――
珠海首開先河,借鑒世界級宜居城市建設的成功經驗,正在研究制定建設現代宜居城市的目標體系和指標體系。城市發展的內生高度不斷提升、向上,幸福生活的輪廓從紙上藍圖變為每個人的真實體驗。
一系列轉變的背后,珠三角正在選擇這樣的未來:以人民的幸福作為城市發展的根本價值取向,走出一條符合廣東實際的文明、宜居、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強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明日之城一體化加速撬動大都會夢想
走進前海,泥頭車往來穿梭,各種大型機器設備快速運轉,這里正在醞釀一場滄海桑田的巨變。
“前海最艱難、最重要的3年即將過去了。”站在貫穿前海合作區兩條即將鋪設的道路試驗段旁,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局長鄭宏杰感慨。
國家批復并支持深圳前海實行比經濟特區更特殊的先行先試政策,為前海量身定制的政策框架體系逐漸成形。
在鄭宏杰眼里,這里將崛起一座現代化新城。《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綜合規劃》方略敲定:堅持生態、活力、健康、可持續的先進城市發展理念,將前海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服務業區域中心和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中心。
珠海橫琴也在繁忙而有序中構筑著城市的未來之夢。環島路、隧道、海堤、商業住宅區、橫琴島澳門大學新校區等基礎設施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沿著南沙港快速一路飛馳,南沙濕地公園煙波浩渺,遠處林立的紅色塔吊清晰可見。“南沙新區發展規劃正在國家層面開展第二輪征求意見,有望近期獲得國務院批復。”廣州市發改委副主任陳浩鈿發布的信息讓人們再次聚焦此處。廣州雄心勃勃,要將南沙打造成為中國新型城市化的典范。
珠三角三大新區的加速運行,來自珠三角一體化的引擎推動。
在三大新區的身后,“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經濟圈破題實踐,珠三角一體化加速融合:“廣佛肇”一馬當先,三市通信資費一體化有望在年內完成,還將在肇慶懷集設立面積達200平方公里的經濟合作區;到今年底,珠三角地區要基本實現基礎設施一體化;日前獲批的《珠三角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總體方案》更是吹響了珠三角金融一體化的號角……
“翠亨新區”承載著中山打造理想城市的夢想,這里將突出文化引領,建設海內外華人共有精神家園的探索區。
粵港澳經濟區的打造以及珠江口濱海灣區一體化的提速,東莞虎門提出在城市建設上將由“市域支點”實現向“區域節點”的跨越。
站在這三大新區打量珠三角,珠三角的城市升級正在跳出珠三角。
從地圖上望去,南沙、前海、橫琴三大新區形成三角互拱之勢,而它們背后,分別連接著澳門、香港和廣東。
以此為支點,在珠三角一體化逐步深化的背景下,粵港澳共同打造更具綜合競爭力的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正當其時。
歷時3年、由粵港澳三地共同組織編制的《共建優質生活圈專項規劃》在6月25日正式出臺,確定要將大珠三角地區建設成為具有示范意義的綠色宜居城市群區域。
在世界城市群的競技場上,珠三角正在向建成世界級大都會的目標疾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