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的潛臺詞是,她不愿意像過去媒體報道的模范典型那樣,把獎金捐出去。事實上,她自己知道,網上議論紛紛,因為英雄總是將獎金捐出去。
無疑,半年來媒體的密集報道已經讓吳菊萍成為很多人眼里的英雄。但她還有另一個身份:普通工人,農村出身、家境不怎么好的市民,要贍養父母、償還房貸的“80后”。
“我就是想為家里人提供好一點的生活。我覺得這個想法比較像正常人的想法。”她對記者這樣解釋。
吳菊萍當然是一個好人,她過去的行為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但她絕不是一個沒有私心的超人。她得到了一筆應得的獎金,并決定用來改善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捐給他人。
她覺得,根據自己的條件,不能捐這么大筆錢出去。這樣的選擇也許讓媒體上少了一個拔高的道德模范,卻還原了一個正常的好人本應有的面目。
我們習慣于將慈善和愛心形容為“奉獻”,卻經常忘記強調,一個人在愛他人以前,先要愛自己,愛自己的家人。對他人的行善,應該盡量避免傷害自己和家人的正常生活。只有這樣,愛心才是可持續的,更多人才有能力付出愛心。相反,犧牲自己幫助別人,這樣的善舉不但無法長期堅持,也會讓普通人敬而遠之。
在集體主義語境下,媒體一度熱衷制造“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的光輝形象。以至于,許多人將無私當成高尚者的必要條件,卻不能接受道德榜樣身上存在私心。在這種語境里,我們很少看到正常的好人被稱贊,相反,被大力宣傳的,幾乎都是摒棄私欲的天使。
應當承認,在某些特定條件下,“無私奉獻”是一種必要的選擇,也值得稱贊。然而,過度夸大舍己為人的“無私”精神,將其上升為全社會的道德標準,甚至以此綁架好人們,絕對是不智的。日常生活里愛心的本來面目,應該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他人,我們不該強求那些力不從心者為幫他人犧牲自己。任何人都有私心,這是自然的天性,不用不好意思說出口。要求人們拋棄私心,一心為人,這樣的宣傳,只會讓普通人覺得慈善高高在上,難以參與。
吳菊萍就是一個有私心的好人。她對愛的理解是“愛是獻給身邊的人”。這話一點兒都不冠冕堂皇,她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典型人物。但我們該支持和贊賞她的選擇,因為我們需要越來越多她這樣的“正常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