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城鎮化不能犧牲農民利益
時間:2012-01-04 10:56:23
來源:《經濟日報》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剛落下帷幕,“農業科技創新”、“保障農民土地、財產、公共服務等方面權益”、“尊重農民意愿”,一個個熱點話題更加引人關注。本報記者與主持人共同探討這些熱點話題。
億萬農民的期盼
主持人:作為一名常下農村的老記者,多次參加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你如何看“八連增”與“八連快”?
李 力:兩頭跑,我最深切的體會是“三農”政策與億萬農民緊密相連。2004年至今,中央出臺了8個一號文件,每年一個主題,緊緊圍繞“三農”改革發展關鍵問題出臺政策。可以說,8個一號文件帶來了糧食生產“八連增”、農民增收“八連快”。
這8年,農村的變化最顯著、農民得到的實惠最豐富、農業發展也最迅速。2004年早春,我在粵北山區采訪種糧農民,村里很多人不愿意種糧,都到珠三角打工去了,當時全國其他省份情況也大體如此。針對農民收入增長放緩,中央隨即下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這就是第一個關于“三農”的一號文件。2006年春天,我再次到粵北山區回訪,陳老伯告訴我,有更多的人愿意種糧了,但灌溉渠道年久失修全都淤堵,一再叮囑:“回北京給捎個話,要想多打糧,必須得先修渠。”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正是聚焦水利建設。采訪中,記者的心情也和億萬農民一樣,變得樂觀喜悅!眼下,億萬農民正翹首以待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
盯住“最后一公里”
主持人:農業要持續增產增收,難度不小,今年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的著力點是什么?
瞿長福:農技推廣是2011年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的熱議話題。技術創新不落實到田間地頭,就是一句空話。只有解決“農技推廣”機構建設、經費等問題,穩定壯大農技推廣隊伍,才能解決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的難題。
農民種地非常需要新技術與新方法,而且,農業技術很多時候并非難掌握的“高精尖”武器,只要有人教,農民很容易學習掌握。安徽農委的技術員告訴我,別以為良法有多神奇,很多良法就是把農民習慣的做法稍微改動一下,比如原來的種植行距是8厘米,現在改到10厘米就能增產。甘肅省農牧廳廳長武文斌說:“農民起先不會,技術員分散下去,到村里培訓,到地里操作,一個人教一群人,一群人帶一片人,農民都會了,產量就上來了。”我們該給農技人員記一功。
穩步提高經營性收入
主持人:今年農民增收形勢不容樂觀,農民增收的空間和方向在哪里?
李 亮:農民收入結構中,經營性收入占到近一半比例。所以,發展現代農業是穩定農民增收的基礎。在江蘇采訪,我了解到江蘇省高效農業面積占耕地面積的42.8%,畝均增收2000余元。在東部地區,農民財產性收入增長也十分引人注目。當前,農民收入結構正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在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存在較大差異。農民有技能,才有競爭力。近幾年,一些農民工培訓表面上辦得轟轟烈烈,實際效果并不好。因此,大力開展富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農民工技能培訓,非常重要。
保障農民土地財產權
主持人:在城鎮化工業化加速過程中,如何從制度上保障農民土地財產權?
瞿長福:農村征地制度改革,過去有關部門只局限于盡可能彌補農民失地的損失。現在,黨中央第一次明確提出不能犧牲農民土地財產權來降低工業化城鎮化成本。無疑,這將促進我國正在加速進行的城鎮化、工業化實現科學發展。
保障農民的土地財產權,就必須給農民足夠的補償,并保障農民的生存就業發展權。土地使用成本增加,可以減少盲目占地、隨意圈地,以求“經營土地生財”等現象發生。或許有人擔心,提高農民土地財產收益,有可能會促使農民賣光土地,可當土地成為農民有權保護的財產時,農民比誰都更關心土地,農民才是土地的守護神,所以,要用制度保障農民的土地權益。
李 力:這幾年在農村采訪時發現,農村土地糾紛已成為引發社會不穩定因素的一大誘因。目前農村土地改革確實已經到了攻堅克難階段,在工業化城鎮化、耕地保護和農民權益保護三者的平衡中,下一階段要更加注重保護農民權益,要讓農民成為自己土地權益的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