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道驗收居然都管不住一處“鬧心房”。本版昨日報道了武漢的一個問題保障房項目,這處墻體裂縫、屋頂漏水、“按照正常標準不應通過驗收”的項目,竟通過了監理公司和質監站等當地十幾個職能部門的逐項驗收。
作為重大惠民工程,近年來,國家加大了保障房建設力度,2008年以來全國開工建設的保障房,現已竣工的有800萬套,今年又開工1000萬套,而“十二五”期間,更要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在大建快上之后,保障房質量保障始終受到關注。
這并非杞人憂天。近期,從北京某保障房小區樓體底部開裂,到湖南郴州經適房項目樓板掉落、墻體漏水,再到武漢這個“傷痕累累”的保障房小區,保障房質量問題屢有曝出。雖然,“樓脆脆”、“樓歪歪”甚至“樓倒倒”只是極少數,但對于這些保障房的住戶而言,就是100%的問題。
房地產開發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牽涉勘址、設計、施工、監理等多個環節,涉及上下游數十個產業。任何一個紕漏,都可能導致質量問題。也正是因此,中央和地方三令五申強調加強保障房質量監管,實行質量終身責任制,一旦質量出了問題,不論責任人走到哪里,都要追究其責任。
但現在看來,對于責任的具體認定,還需進一步細化厘清。以此次武漢保障房的質量問題為例,那么多監管驗收程序,居然一路綠燈,讓一個問題工程活生生地過了關,而多個政府相關部門都宣稱對此不負責任,且看上去程序并無大問題。如果這樣的說法成立,我們倒要問問:當真做到了每個環節、每個程序都按正常標準驗收,還是僅僅“紙上驗收”敷衍塞責?如果確如這些部門所言不存在什么失責、瀆職行為,那就意味著現行監管制度本身一定存在亟須填補的漏洞。
業內人士透露,目前的項目驗收,大多是備案制和抽查制,真正對房屋質量進行把關的,原則上只有監理公司。這倒給出了一個答案:本應是層層把守的質量關口,成了“一夫當關”,并且這個“夫”還是開發商請來的,這等于讓開發商自己監督自己。如果開發商、施工方和監理方這些責任主體能夠自覺一點、負責一點,住房質量就會好一些。但保障房利潤低,出于成本和利益的考量,開發商和施工單位更容易有降低標準乃至偷工減料的沖動,“瘦身鋼筋豆渣磚”,早已說明這一問題。
看來,要加強保障房質量監管,需要切實讓現行的監督制度形成有效的制約關系,更要強化政府職能部門的責任意識,不能僅把這一重要關口托付給開發商的“道德血液”。要看到,保障房并非純粹的市場行為,它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一旦出現質量問題,不僅民眾居住安全受威脅,政府公信力更會受損。這背后,有經濟賬,更有政治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