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社評:惠民措施需要用細節去保障
時間:2011-12-16 10:04:37
來源:北京青年報
惠民措施的本質,是以更多的公共支出更好地滿足民眾需求,是政府向服務轉型所必然采取的步驟。這就要求各地在千方百計推出惠民措施時,一定要著眼于“民”、見效于“惠”。
海口市小學生和殘疾人可以免費乘坐公交車,這本是一項頗受稱道的惠民措施,但當地媒體發現,海口有部分公交車看見小學生就加速“逃跑”,以至于孩子們等車的時間比以往更長,回家的時間也更晚了。省了塊兒八毛,上下學卻更不方便,這樣的結果讓很多學生家長都始料不及。
憑學生證和校服即可免費坐車,且不區分海口和外地戶籍學生,海口市這一規定實際上是以公共財政為小學生的交通埋單。既然有財政補貼,怎么還有部分公交車不愿意拉小學生呢?海口公交集團回應稱,拒絕孩子乘坐的公交車都是“外包”的。這些公交線路雖然掛靠在公交集團名下,可是經營權屬于外包商。言下之意,政府推行的免費公交計劃在外包商那里不作數。倘若果真如此,海口市的免費公交措施不僅打了很大的折扣,甚至給小學生、殘疾人帶來了較大的不便。小學生等車時間太長,難免產生焦慮情緒,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成為安全隱患。
公交線路外包是前幾年一些城市采取的公交經營模式,其負面效應已經人所共知。外包線路雖然承擔著公共交通職能,但經營方式卻以贏利為目的。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外包公交車不愿意拉免費的小學生了。海口市免費公交計劃推行之初,雖然有關部門也找外包商談話告知相關政策,但由于缺乏相應的補償措施和嚴格的監督懲戒辦法,外包商必然以違規的方式省下運力、多拉成年旅客。由于在細節上考慮不周,海口小學生免費公交計劃出現了事與愿違的后果。雖然部分公交甩站的問題并不會削弱免費公交策略的惠民形象,但惠民沒有落到實處,顯然違背了政策的初衷。
在執政為民的宗旨引導下,近年來每個城市都會推出大量的惠民措施,很多行業也以惠民便民為目標推行自身改革。一項惠民措施的推出,要想考慮到所有可能的后果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惠民措施沒有過硬的細節作保障,就可能淪為花架子,甚至更糟糕。某地曾推出面向外來人口免費辦理居住證的制度,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辦證機關采取捆綁收費的對策,結果辦證不但沒有免費反而更貴了。一些地方醫院實行網絡預約掛號的辦法,本意是降低市民掛號的時間成本,但網絡預約成功之后,病人仍需要在醫院排隊領號,結果反而多了一道手續。細節不過硬的惠民措施通常都會導致兩種結果,一種是惠民不惠,另一種是惠民更費。
惠民措施的本質,是以更多的公共支出更好地滿足民眾需求,是政府向服務轉型所必然采取的步驟。但惠民措施需要避免的謬誤是,公共財政付出了代價,好處卻沒有真正落到人民群眾的身上。這就要求各地在千方百計推出惠民措施時,一定要著眼于“民”、見效于“惠”。如果收不到惠民的實效,或者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出現相反的效果,就會影響政府的形象。
海口市面向小學生和殘疾人的公交免費政策是一項好制度,部分公交甩站只是“歷史遺留問題”導致的瑕疵。如果能夠大范圍收回外包公交線路,或者以公平的方式補償外包車輛,外包公交車拒絕小學生的現象應該能夠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