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溫家寶總理同國務院參事馮驥才共同對話了古村落保護問題。馮驥才認為,五千年歷史留給我們的千姿百態的古村落的存亡,已經到了緊急關頭。而溫家寶總理則回應稱,目前城市化進程中存在對很多文物拆真建假的行為,而強制拆遷又將農民趕上樓,破壞了現代農村的風光。
馮驥才與總理的談話主要涉及了目前熱火朝天的城市化進程對鄉土文化的破壞問題,作為古村落文化的研究者與積極保護者,馮驥才對于破壞原因可謂毫不諱言,甚至是痛心疾首地指出了兩大癥結:一是商機,二是不良政績。他直言,一些地方正打著新農村和城鎮化的幌子唯利是圖。馮的判斷顯然沒有錯,但還可以更翔實地描繪一整套實施破壞的動力機制。
城市化背后最重要的背景在于改革開放所設定的主題,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城市化在整體上獲得了無可指責的合法性。而在微觀層面,城市化與商業開發、地方G D P的增長,以及官員的升遷成功實施了捆綁。這套機制的快速運轉使得城市化進程主要以政治與商業為基本動力,而農民、老城居民則被動地被裹挾進來,同時,許多歷史建筑自然也不能避免被摧毀的命運。
在這一進程中,由于博弈力量對比懸殊,農民、老居民顯然無法與政府、開發商形成的利益集團進行較量,這就導致了“暴力拆遷”現象陡增,同時,這也使得社會的目光主要還是聚焦于城市化進程中的物質利益分配問題,即拆遷補償問題。但這顯然是不夠的,農民、老居民在城市化前后的文化歸屬問題,以及整個社會的歷史記憶問題都被擱置了。
更為具體地說,我們常常在主流媒體看到一排排高樓拔地而起,一座座新城從天而降的圖景,然而,在這些圖景的另一面,則是原本居住于此的人們被打散拋入由權力意志設計好的一個個角落的現實。
在這樣一幅不同于主流視角的圖景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巨大的利益驅動下,無論是鄉村還是老城區,各種舊式的建筑都被高效的推土機迅速鏟平。不過,在推土機的轟鳴聲中,鏟平的絕不僅僅是在開發商和政府眼中陳舊的建筑、街道,鏟平的也有許多根植人們心中的記憶與歸屬感。以廣州為例,很多風格獨特的騎樓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城市再規劃中都遭受破壞乃至摧毀的結局。
這種扼腕之情,恐怕是陶醉于城市化之偉大情懷的官員們所不能理解的。在他們看來這并非文物單位所標注的受保護建筑,所以就談不上保護歷史建筑。他們并不明白,這樣一座舊式建筑很可能構成了一個村莊的人或是一座城市的人的人生記憶。這種記憶并不停留于我們是否記得它的模樣,而在于它作為一種人生的印記駐留在我們的腦海里。而對于我們活著的人而言,擁有記憶并非沒有擁有財富重要,很多時候,我們忽視了記憶的重要性,但卻因為記憶本身而感到生命的厚重。
同樣的,目前粗鄙的城市化讓很多原本處于熟人社會的人被打散分居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很多人的一套生活倫理、文化歸屬感也隨之被沖散了。尤其對于老人,可能原本在一個村莊、社區里已經形成了一套生活方式,每天到哪里去、和哪些同齡人、一起做什么都已經形成一套固有的模式,在這種熟人社會中,他們從一個招呼、一次交流都可以獲得一種存在感與尊嚴。但如果將他們挪至一個嶄新的高層住宅,豪華的設施對他沒有任何意義,陌生人的社會與狹隘的溝通渠道才是他所能感觸到的。
城市化作為現代化的重要維度,可謂大勢所趨,不可阻擋。不過,我們生活在城市里,不僅僅需要物質上的豐裕,還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在今天千篇一律的城市化進程中,我們看到了權力意志主導的物質積聚,也看到了被動卷入城市化的人卻成為城市的“他者”。社會正在麥當勞化,人們在單極秩序的掌控下要么娛樂至死,要么成為宅男宅女,可以想象,若干年后的年輕人,他們將是沒有歸屬、沒有記憶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