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日舉行的紀念中央文史研究館成立60周年座談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同一直致力于民俗文化研究的國務院參事馮驥才共同對話古村落保護問題。溫家寶表示,古村落的保護,實際上我們把它擴大來看,就是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對于物質遺產、非物質遺產以及文化傳統的保護。我覺得存在三個問題:第一,現在有些地方搞強制拆遷,把農民趕上樓,丟掉的不僅是古村落,連現代農村的風光都沒有了。第二,在城市建設中,從建國以來,我們應該吸取的一個很深的教訓,就是拆了真的建了假的。大批真的物質遺產被拆毀,然后又花了很多的錢建了許多假的東西。第三,城市的設計不是從這個地區文化的特點出發。
無疑,這是中央領導首次就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做出表態,而且,三個問題的總結都針針見血,指出了目前在城市化上存在的大量問題和矛盾,尤其是在處理發展與保護方面的取舍,成為目前全社會關注的焦點。這些問題必須引起每個地方的每個城市建設者深思。
不可否認,近年來,在政府的主導下,大量的城市迅速地以粗放式的發展形勢壯大起來。據統計,改革開放30年以來,我國城市化水平從1979年的17.92%提高到了2010年的49.68%,全國城市總數由203個增加到656個。不過,城市改造伴之而來的是拆遷問題帶來各方利益矛盾進一步激化。而拆遷的背后折射出目前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依賴模式,同時也體現出,目前在城市化的過程中,對于農村集體土地權益保護的一個缺失。正是如此,政府官員和各路專家都在雄心勃勃地拉大城市框架、規劃城市藍圖,不少中小城市都要規劃建設 “國際大都市”、“國際金融中心”。據了解,在我國200多個地級市中,有183個正在規劃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而宜黃官員“沒有強拆就沒有城市化”的觀點,尤其清晰地表明地方政府官員眼中的城市化邏輯。可以說,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在很大程度上都被簡化成了賣地建房搞房地產的進程。誠如作家馮驥才所說,中國某些城市的建設是由官員的意志決定的,進入最高層決策時,往往幾個官員可以決定一個城市的形態。說到底,畸形的政績思維仍然主導著城市的規劃建設。
從國際大城市的發展歷史來看,任何一座國際性的超級城市都是在完善的社會功能基礎上,通過長期的科學規劃而形成的。沒有完善的社會功能,只能是一座空城。應該看到,城市化的推進形成了新的城市體系,形成了多個城市群,成為城市化的主要載體。城市群的形成,是產業自然發展、轉移的過程,是市場機制調節的結果。政府可以做的是完善交通網絡,合理引導城市群中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分工,同時通過打破行政割據,實現城市間的更好合作,促進城市化加速發展。
在后工業化時代,在成熟群中處于核心地位的大城市的產業結構逐漸升級,而數量眾多的中小城市的成本優勢在逐漸強化,比如消費水平低、土地和勞動力成本低等,而通過交通網絡的形成和改善,又能夠弱化它們的區位劣勢,有利于吸引產業轉移。
當前,中國的城市化,正處于工業化的進程當中,不僅僅是為了完成城市化,而是通過城市化來解決我國的城鄉發展差距、工農待遇之間的差距。過去,人們總是想通過加大對農村和落后地區投資的方式縮小差距,忽視人口流動,甚至限制人們流動。因此,城市化應該是農村居民的一個自然選擇過程,而不僅僅是一個在政府主導下的經濟發展行為,這樣才能形成一個良好的城市化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