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年一度的世界環境日(6月5日)已過,世界清潔地球日(9月14日)未到,但昨日兩條有關垃圾的新聞仍受到不少人關注。
一 是,北京市民黃小山自投14萬元所建垃圾處理項目“綠房子”日前落成,月底投用。投用首月,志愿者將對垃圾一一開袋分析,了解每包垃圾中有價值物質種類、數量等,并將數據上報政府部門;第二月開始分離可回收垃圾,靠廢舊資源獲利,維持經營。
二是,清華大學博士后研究員王云飛等人近期在浙江嘉興“撿垃圾”——每天收集150戶家庭產生的垃圾,統計垃圾種類、分量,這是為國家發改委與日本聯合開展的“典型廢棄物循環利用試點”項目采集基礎數據,嘉興、青島、貴陽、西寧均為試點城市。
一南一北兩條有關垃圾的消息,意義卻不“垃圾”:
“綠房子”的意義,不僅在于可對兩千戶居民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回收利用,更在于是普通市民對垃圾減量的探索。而后者,則顯示國家層面正在就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實現垃圾資源化做前期準備工作。政府和民間不約而同地共同行動,意味著應對“垃圾圍城”,中國正在創新模式。
垃圾是城市發展的附屬物。隨著城市化高速發展,中國“垃圾圍城”的現象越來越嚴峻:全國城市垃圾年產近1.5億噸,累積堆存量已達70億噸,占地80多萬畝;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被垃圾包圍,北京甚至出現“垃圾七環”,即便一些“全國衛生先進城市”,也是城內干干凈凈、城外垃圾成堆。
“垃圾圍城”,除了污染空氣、刺激感官,還占用耕地、破壞土質水質、污染環境,給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公眾健康帶來威脅,后患無窮。
據稱,造成“垃圾圍城”的原因,在于城市垃圾的處理方式粗放,以成本低的簡單堆放填埋為主,而“一燒了之”的焚燒法因涉嫌產生二次污染,公眾“逢‘燒’必反對”,推進并不順利,導致“垃圾山”越堆越多、越堆越高。
而深層原因,還在于總體思路出現偏差:無論填埋法還是焚燒法,都體現的是“搬運”思維,即產生多少垃圾就“搬”多少出去,并非善治。據說,我國處理垃圾的政府資源中,95%用于建焚燒場和填埋場等末端,而前端的分類、回收、再利用等環節投入甚少。
聯合國專家曾說,垃圾是地球上唯一一種不斷增長、永不枯竭的資源。中國城市化進程還在推進,不產生垃圾不可能,但減少垃圾卻可實現。各界認為,破除“垃圾圍城”,根本之道在于垃圾減量,即垃圾分類處理、回收再利用——這項工作已在很多發達國家推行,日本成功實現了垃圾年年變少。
事實上,中國也早就在探索垃圾分類處理,如北京上世紀50年代就曾試點,本世紀初京滬等8城同時試點垃圾分類收集,但時至今日,試點要么不了了之,要么仍在探索,難以正式推行。其原因,一是市民習慣難以改變,二是政府部門管理上還有缺陷。
而“綠房子”的投用和國家發改委的試點,就讓人看到了垃圾分類處理的新模式。那就是,通過民間機構來引導市民逐漸養成自覺分揀垃圾的習慣,通過國家政策和政府資源來推進垃圾分類處理。
如此看來,對垃圾分類處理的全民總動員,中國為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