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9月3日“蘇城碼”App上線“蘇城文明碼”功能,形成市民文明程度“個性畫像”。據蘇州日報報道,此舉為全國首創。消息一出,立即引來熱議。
從文明碼的涵蓋面來看,它起碼涉及到交通出行、志愿服務、垃圾分類、誠信守法、用餐、禮讓、上網、節約等方面,基本上覆蓋了一個人的所有社會生活。
蘇州的媒體明確說了,蘇州人“一人一碼”,讓“文明”成為每個市民的通行證,文明積分等級高的市民將會享受工作、生活、就業、學習、娛樂的優先和便利。
此外,“蘇城文明碼”還有警示和懲戒作用。綜合文明指數比較低的,在積分入戶等方面都會受到影響。
網友“碼頭青年”這樣評論:
人不像機器那樣完美無缺,人有七情六欲,人有悲歡離合,種種的不完美和遺憾,都是人類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指望通過一套數字化系統,把人予以精細化管理,讓人不敢有越軌、不敢有懶惰、不敢有浪費……這樣的打分,是片面、 極端和落后的;這樣的社會,本身就是不人性不文明的。
如果一切都可以用“碼”來量化,以后是不是所有行為都要掃碼驗證?相親時彼此掃一下二維碼,分數高的繼續交往,分數低的趕緊滾粗;進某些場所,掃碼后,三等人不可進入;阿sir也不用再當街攔住查身份證,一掃碼,誰是一類良民,誰是低端人口,一目了然。我只聽說過“依法治國”,從沒聽說過“文明治國”。如果我沒違法,但是不太文明,比如沒參加過志愿服務、請人吃飯太浪費、上網看了成人動作片,日積月累,是不是從此就不文明了?是不是在工作、生活、就業、娛樂等方面會受到限制?請問,這有法可依嗎?
健康碼運行過程中,已經出現了很多問題,窮人、老人、低學歷者等弱勢群體經常受困于不懂健康碼操作。而官員、富人、精英階層從未因為健康碼問題受阻,起碼我沒見過相關報道。
可以想見,“文明碼”在推行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和健康碼類似的情景。文明碼只能管住普通人,掌握權力和財富的群體,不會受到絲毫影響。窮富之間,本來已經有了深不可及的鴻溝,何必再來加此一碼?
對于這樣的施政行為,其實國家權威部門早已表過態。
蘇州“文明碼”與蘇州兩年前推出的個人信用評價體系“桂花分”類似。2019年7月1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說,個人信用分可以與守信激勵相結合,但不能用于失信懲戒。“不能以低信用分為由,限制自然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務和法律規定的權利。”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趙鵬就對“蘇城文明碼”持審慎態度。他表示,社會治理依賴于法律規范和社會規范,其中社會規范涉及道德規范、倫理規范等。因為執法資源有限、對某些違法行為處罰不夠等因素,政府想使用其他方法進行治理,這種動機可以理解。但是,這些治理行為必須在法治軌道上進行。
北京師范大學網絡法治國際中心執行主任、中國互聯網協會研究中心秘書長吳沈括認為,政府可以將“文明碼”作為獎勵依據,但不宜作為懲戒依據,更不能將公民的就業、社保、就醫等基本權利納入懲戒范圍。
著名學者于建嶸在微博上質問:誰有權確定文明的標準和定量分值?誰有權以文明的名義剝奪公民平等享受公眾服務的權利?
在依法治國的今天,在各行各業都已經有了自己成熟的運行準則的當下,再從道德上去規范管理市民,不是一種進步。對公權力來說,法無授權不可為,類似文明碼這類創新,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給予不同待遇的做法,嚴重違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權利,屬于亂作為,亂創新,瞎折騰,只能給公信力減分,提請早日廢止,不要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