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22日,就農村建設話題,城市化委員會社會建設專業委員會專家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嶸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返鄉觀察的文章多起來是件好事,說明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農村。三年多前,于建嶸曾在網絡上發起了“百村調查”,通過招募志愿者開展調研,了解“當前農村戶籍制度與土地改革的基本情況及存在的問題”。于建嶸希望對各種不同狀況的村的調研,讓整個調研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這項調查在山東、安徽和湖南的各100個鄉村開展。
“我們完成了幾百份調查報告。對部分農村的環境惡化、政治黑化、人口老化、田地荒化等問題多有揭露?!庇诮◣V說,調查報告主要反映了農村所存在的四大問題,包括環境污染問題,集中體現為工業化污染和農村垃圾污染;田地荒置嚴重問題,主要集中于南方農村,“南方種植水稻,因為水利系統破壞比較嚴重,南方的梯田,存在30%到40%的荒置情況,這一點北方相對好一些?!边€有村莊“空心化”問題,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問題突出。最后是農村治理問題,“一些地方基層政權黑惡化嚴重”。
“城鎮化的過程必然帶來人員的外流,要讓鄉村社會不凋零,很重要的是要建立人才和資金往鄉村流動的機制。”于建嶸說,農村的凋零可能是一個歷史的過程,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但問題的關鍵是,在這個過程中,怎么減少參與者的痛苦,特別是農民的痛苦。“有人認為,把農村的房子撤了,讓農民在城里住別人建的一棟樓,就是建設新農村,新農村建設不是這個概念,而是在城鎮化過程中,要有新的村莊布局。要建立流動寬松的制度,讓農民有更多可能性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