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主任、中國市政工程協會會長、原建設部總工程師金德鈞在接受采訪時指出,2017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保持在8%左右,基礎設施建設將繼續成為穩定投資及穩增長的主要力量,整體規模預計約為16萬億元,市政工程建設行業在未來仍將保持較高的景氣度。
7月26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通知,確定44個重大市政工程領域重點PPP項目,發改委將組織專家對重點PPP項目進行指導支持,打造PPP項目精品案例,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業內人士指出,從行業來看,市政工程類項目入庫數量占比最多,由此可見水體治理、垃圾處理和地下管廊等公共事業行業市場前景廣闊。
進入2017年,隨著《全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及《關于加強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的指導意見》正式發布實施,市政公用設施建設也進入快車道。
金德鈞指出,市政工程要和PPP模式緊密結合,以補齊資金不足的短板,鼓勵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大力推行PPP模式,發動社會力量,推進市政工程建設工作,真正把《規劃》落到實處。
2017年,很多省份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額均在千億元之上,而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交通領域、“城市雙修”(指生態修復、城市修補)等建設項目投資,均占據重要地位。
金德鈞認為,目前,國家已將城市生態修復工作提升至重要地位,“城市雙修”工作勢在必行,今后剛性需求仍然很大,特別是在城市地下管廊建設、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城市園林綠化、城市空間布局等方面的問題還比較多,亟須修補完善。
據初步測算,“城市雙修”中僅生態修復與重構市場空間就將達到近3000億元市場規模。金德鈞認為,城市修補是城市發展理念的更新,也是一項長期的大規模的系統工程,城市修補,既要保護原有肌理,又要允許建設發生,新老巧妙結合成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