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務公開惠民便民地圖7月10日在首都之窗上線,首批12張地圖,可滿足市民查學校、找醫院、尋菜場、辦繳稅、游景區等信息需求。市政府辦公廳相關處室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研究推出市民關注度高的兒童免疫預防接種、狂犬病預防處置門診等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地圖,同時地圖資源將逐步向第三方平臺開放利用,以更好地方便服務市民。(7月11日《新京報》)
城市居大不易,信息不對稱則會帶來極大的不便。大到學校、醫院,小到找個廁所,都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以找廁所為例,小小公廁隱于鬧市,若無準確信息,則無從尋覓。“求急而不得”之下,不文明的行為就會發生。假若有了一個查詢方便的地圖,精準定位之下,類似的尷尬完全可以避免。
科技改變生活,一張小小的便民地圖,帶來的是治理層面的改變。以西瓜地圖為例,長期以來,城市管理和農產品進城,一直是矛盾和對立的存在:一方面,基于城市秩序規范的需要,對于農產品進城有著嚴格的區域和時間限制,否則整個城市就會成為一個大賣場;另一方面,農產品進城本身是惠農和便民的雙重需要,屬于剛性的需要。在傳統圍堵手段成本巨大的背景下,一張便民地圖可以帶來供需兩端的雙贏。城市管理變得高效而輕松,而農民進城銷售也不再擔驚受怕。
便民地圖只是工具化的存在,要發揮它的最大化,還得抓好后續工作。以第三方為特征的公共服務平臺并不少,從政務網站到官方APP,公眾期待與實際狀況之間,還存在不小的差距,有許多期盼到最后都變成了“僵尸化的存在”。在信息不斷變化的當下,擁抱互聯網的技術服務,不能有頭無尾,不能只重建設而不重維護,否則就會成為半拉子或者爛尾工程,不但無以獲得稱贊,反倒會引起公眾的反感。
比如前兩年有些“政府APP”的下載量“冷熱不均”,有的僅有幾十次下載量,受冷遇的原因除了使用不便以外,還包括一些APP更新不及時,或者在手機系統升級之后無法使用,成為實際應用中的“僵尸APP”。假若各種地圖都“僵尸化存在”,數量再多也無濟于事,只會成為中看不中用的擺設。
從政務網站建設的經驗來看,惠民便民地圖的善意要“從理想到現實”,面臨的最大考驗,不是技術、資金和人才的欠缺,而是作風不實所帶來的形式化。客觀地說,有官方APP和惠民便民的地圖,僅是完成了第一步,后續的維護、體驗反饋、數據更新和信息補充等,都還有大量工作要做。這也是檢驗政府公共服務作風優劣的試紙。因此,唯有厚積薄發,不斷完善管理制度與機制,用嚴實的作風促成服務的落實,如此善器才能轉化成善意,公共服務的優化與提升,才不會“始于起點,也終于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