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已經被掏了兩次耳朵、梳了兩次頭……”住在重慶市大渡口區一家養老院的王婆婆年逾古稀,住敬老院已3年多了,“今年春節還好點,前年重陽節我一天要被梳四五次頭,洗好幾次腳,一撥人待一段時間,照幾張照片后就走了。”王婆婆反應的問題并不是孤例,記者走訪了重慶多個敬老院和老年公寓發現,春節期間大量愛心人士去給老人洗腳、梳頭,而年邁的老人卻經不起折騰,“心臟受不了。”(2月12日《工人日報》)
“折騰式獻愛心”,似已成為愛心形式化的頑癥。程式化的履行和道具化的參與,讓敬老院、養老院和福利院的老人們身心俱疲,也讓愛心背離了初衷,成為一種讓人望而生畏的折騰。來的人搞的活動大同小異,搞搞儀式拍拍照片就走人,根本沒有考慮到年邁老人們的感受。曾有報道說,一個老人被一群人攙扶過馬路,剛被扶過來又被另一群人扶了過去。獻愛心的同質化、集中化和形式化形成了“三態疊加”,也讓此種運動式的愛心活動,變得膚淺而毫無章法。
老人究竟需要什么,對方能否接受這樣的方式,獻愛心者并沒有調查,也沒有征求對方的意愿,只是一種“施舍式”的單方賦予。很多人認為,被幫扶者屬于弱勢群體,有人相助已屬于莫大恩惠,只有主動接受而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也正是這種居高臨下的姿態,才使得獻愛心也好,搞慈善也罷,突出的只是自己的意愿,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辦事,并由此導致了時間、方式的錯誤,愛心的形式單一而重復,民間慈善的社會效益極為低下。
要么長期無人問津,要么彼此一哄而上,要么短期受惠極多,要么長期棄之不管,社會愛心與公共慈善很難做到精準化、合理化和科學化,也沒有一套有效的體系和機制,實現愛心與慈善分配的相對公平。假若,能夠有一種分配原則或干預機制,讓井噴的愛心被合理使用與配置,不在短期內重復使用形成浪費,而是合理地分布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和群體,那么社會公益、愛心與慈善方能活而不亂、富有生氣。
解決這個問題,在技術上并不存在多大的難度。其實,只要獻與接、贈與受之間做到有效溝通,并把好關口,那么愛心成折騰的狀況就完全可以避免。比如,愛心組織或者個人,要向某個人或者某個群體,提出獻愛心的方案和計劃之時,應主動與對方聯系并征求意見,按照差異化和區分化的原則去提供幫助,就能避免雷同與集中,真正“幫人所幫”而不會淪為折騰。
某種意義上講,愛心的形式化、集中化所導致的折騰,還是慈善素養不足,整體上過于粗放化所致。欲求精準必須科學,欲要合理應心存敬畏。慈善是一門學問,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素養。只有基于尊重、關愛與呵護,才會注重方法,講求方式,而少一點個人主觀,多一些換位思考。從現狀看,從社會整體到個體,都存在相似與相同的短板。而長期以來形成的“重形式而輕內涵”的公益氛圍,也使得慈善文化少了一點人文基因,缺了一點科學要求,先天不足而導致粗放式發展。
物極必反,慈善與愛心在于心,其次才重于行。沒有用心考慮和換位思考,就難以真情付出。其結果,不但無以培植愛心,激發善念,而是折騰與傷害,并最終危及道德底線與群體信任,而粗陋的“折騰式”愛心,也會成為社會膚淺的隱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