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治理群眾“辦證多、辦事難”問題,去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優化公共服務流程方便基層群眾辦事創業的通知》。一年來,已有超過20個省份出臺具體工作方案,全面清理各類“奇葩證明”和繁瑣手續。記者調查發現,與過去相比,全國多地基層派出所和社區開證明的數量已明顯下降。不過,在一些地方,如“無小三證明”“家庭婦女證明”之類的“奇葩證明”還被要求出具,一些公證、銀行等非政府部門成為索要證明的大戶。
“奇葩證明”年年有,比如,證明你媽是你媽,證明老公是老公等,簡直把人折騰得夠嗆。也難怪有人不無諷刺地調侃道:人們不是在辦證,就是在去辦證的路上。想想這種無聊透頂的荒唐證明,實在令人啼笑皆非。
無疑,“奇葩證明”不僅會增加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而且與中央關于改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要求是背道而馳的。正因為這樣,國務院辦公廳才印發了《關于優化公共服務流程方便基層群眾辦事創業的通知》,旨在解決一些地方和領域存在的要求群眾開具證明過多過濫、缺乏統一規范的問題。可在現實中,為何政府積極清理之后,“奇葩證明”還是難以禁絕呢?
究其“癥結”,筆者以為,關鍵是某些“公仆”沒有真正把老百姓當親人。信息孤島時代早已過去,如今是信息互聯互通共享,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時代,鼠標一點,公民信息一覽無余,干嗎多此一舉地要求出證明呢?
看來,要根治“奇葩證明”這個頑癥,不僅要在辦事門檻上做“減法”,還要在服務意識上做“加法”,通過實現信息共享、建立居民信用體系等措施,實現“一站式辦公”“一證行天下”“一網查所有”。歸根結底,就是要摒棄過時的管制思維,做到人性化服務。這樣,群眾才能徹底告別“人在證途”的麻煩和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