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繁華的城市背后都有歷史,自然也有遺存,古民居便是其中的一部分。這些宅子大都年歲悠久,命運卻迥然不同:既有破敗失修者,也有保存尚佳者;既有被拆遷改造者,也有被修繕保護者。對于古民居價值的認定、拆改或保護的標準,無疑是關鍵因素。當城市的擴張發展與古民居之間產生矛盾,該如何處理?古民居的價值該怎樣判定?由誰修繕保護,如何承續?本版今起推出“關注古民居”欄目,探尋當下,城市與古民居間的共處之道。
——編 者
凌源,位于遼寧、河北、內蒙古三省(區)交匯處,是連接京沈兩大都市群、溝通內蒙古腹地與沿海港的重要交通接點城市。日前,一則凌源市一座200余年的老宅被當地政府拆遷的消息,引發輿論關注。老宅現狀如何?200多年間經歷了哪些變化?拆遷有何依據?記者為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老宅購于乾隆年間,后經歷變賣、加蓋、裝修
被拆遷的老宅是姜家院子。作為姜家院子最年長的繼承人,84歲的姜大全老人在宅子里生活了79年,2011年才搬到了女兒的樓房里居住。
“我看過老宅的房契,房子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時曾祖姜御符從胡征吉手中購得。”據老人介紹,這個院子共分為東院、南院、西院、正院、后院5個部分,共有36間房子。“院子還有3道門樓,尤其是第二道門樓,還掛著當時縣太爺題寫的匾額,雕刻精美的石柱子,門前還有威嚴的石獅子。可在上世紀40年代初,這兩棟門樓都被拆了用于修筑工事,緊接著我們姜家就把南院、東院、后院、西院分別賣給了武家、李家、孔家、周家和王家。姜家人就住在了正院里。”
老人說,如今車水馬龍的市府路就是第一道門樓的所在地,“市政府的辦公樓是二道門樓的所在地,第三道門樓就在政府大樓后身。”記者看到,門口兩側及上面全都被荒草覆蓋,青瓦也不見了蹤影,露出了木頭。兩側的配房也早已坍塌,里面堆放著各種生活垃圾。
走進正院,眼前是兩棟紅磚修建的小平房,“那時候我和大哥住在老房子里,上世紀80年代孩子們要結婚,我和大哥就分別在正院的院子里蓋了兩套平房。我家的房子還算是維護得比較好的,上世紀90年代,我還給老房子里面貼了瓷磚,打了水泥地鋪了地板磚,漏雨了就自己修修補補。”在一棟已經去頂的房子前,老人指給記者。
“買去東院的李家以及買去西院的周家,在‘文革’時候就把房子拆了蓋起了磚房,孔家買去的后院也沒住多久,就因為塌漏在房前蓋起了平房。”
房子失去原貌且非名人故居,因而未列入保護名單
“我們最早接觸姜家大院是在2009年3月份,”凌源市博物館館長、文物管理所所長孫國棟說,“那時全國正在搞第三次文物普查,我們文管所一共5個人來考察。根據2005年國務院下發的《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包括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畫、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動文物,歷史上各時代的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等可移動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樣、分布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歷史文化名城(街區、村鎮)。經過我們的詳細調查,這里僅存6棟老房子、20間房屋,但有兩棟已經年久失修,房頂出現了塌陷,其余的也經過住戶用水泥、瓷磚等現代建筑材料維修裝飾,原貌早已不存在。”孫國棟說,“我們也考慮姜家院子是不是屬于名人故居,因此專門抽調工作人員查閱了凌源市最早縣志——《塔子溝紀略》,以及1984年出版的凌源縣志,都沒有查到相關歷史記載,因此沒有將其列入保護名錄。”
據孫國棟介紹,房屋動遷前有人居住的有9間房屋,其他房間因年久失修,已多年無人居住;老宅部分房屋有姜家后人,但在幾年前都已搬到其它地方居住,能夠居住的房屋租給他人居住。記者在拆遷現場看到,工地幾乎布滿了紅磚、水泥白灰,兩輛三輪車正輪流往外拉著紅磚。一棟去頂的老房子外,瓷磚、水泥等裝修材料非常醒目,存留的老房子也早已破敗不堪,被新蓋的平房不斷蠶食。
據孫國棟介紹,凌源境內保存完整、被列入保護名錄的古民居有5處,多分布在農村。而就在距離凌源市80多公里外的三家子鄉天盛號村八組,有5戶與姜家大院同時期的古民宅因整體保存完好被列入了保護名錄。
拆遷改造出于民生考慮,有價值建筑構件將由博物館收藏
近年來,凌源市里各類機動車、摩托車、電瓶車的數量迅速增長,城區主干路、商業集中區以及學校周邊交通經常發生擁堵,嚴重影響了城市的交通安全和通行順暢。
記者在姜家大院采訪時,恰逢凌源市實驗小學中午放學。這所小學緊挨著凌源市政府辦公大樓,學校后面就是姜家大院。而這所擁有4000多名學生的學校,只有一個正門,門前5米就是凌源市最為繁華的市府路,每到放學的時候,道路兩旁停滿了各種車輛,經常導致交通擁堵,學生出行也容易發生危險。
今年2月,凌源市10名人大代表聯名提交了關于《加快解決凌源市實驗小學上下學交通嚴重擁堵》的議案并獲得通過,凌源市政府將大院改造列為2016年13件民生大事之一。而此片地域拆遷后,將改造成小學的后大門和廣場,便于家長接送學生和市民休閑娛樂。
據凌源市房屋征收管理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個區域于2016年4月末開始拆遷, 拆遷面積7000平方米,涉及40戶,其中老宅子6戶,并早已達成了拆遷補償協議。
“對于老房子我們是有感情的,凌源市博物館將保存收藏有價值的建筑構件,包括磚刻的棧板角花,門樓前的抱鼓門枕石以及柱礎石等,并向公眾展出。”孫國棟說。
城市空間當為生活所用,拆或留都應有標準、算好賬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李國慶覺得,城市空間必須為生活所用,當地政府保護了老宅院的部分建筑構件,也是一種記住鄉愁的有效形式。“城市空間必須為人們的衣食住行、安居樂業、生老病死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使人的生活更加便捷美好,這是城市建設的至高原則。”
李國慶表示,記住鄉愁就是要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環境、文化特色、建筑風格等文化“基因”。“然而文化傳承有多元層次、多種表現形式,它可以是物質財富的傳承,包括建筑方式與建筑色彩,也可以是鄉韻回味,包括精神層面的書畫影像、地方戲劇、地方史志,同樣是可以體現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這樣去理解,就可以使傳統文物保護與生活環境改善有機結合、并行不悖。”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文物建筑教研室主任徐怡濤副教授表示,希望今后政府遇到類似情況時,對拆與留的判斷,能夠建立在充分、全面的學術研究基礎之上,做到有理有據。“歷史建筑乃至更大概念的文化遺產保護,應基于法律、行業規范和價值規律而展開。”
有專家認為,不管是拆還是不拆,都應心中有標準,提前算好賬,既不應草率拆除,也不應統統保護。如果符合保留保護的條件,就要考慮老宅與民生問題兼容的解決辦法、保護方案和修繕經費。如果確實已失去保護的價值與意義,則該拆就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