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近日出臺的《關于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實施方案》要求,到2016年底,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地區實施臨床路徑管理的病例數達到出院病例數的30%以上,實行按病種付費的病種不少于100個;嚴禁給醫務人員設定創收指標。(10月16日中新網)
現在,全國各地都在推行新醫改,從一些已經完成新醫改的地方來看,雖然力度較大,但還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其根源在于,此輪醫改,大多采取“藥品零差率”銷售,適度提高醫療費用,改變以往“以藥養醫”的狀況。表面上看,雖然原本虛高的藥價有了一些下降,但患者的醫療費卻有了大幅度增長,這一降一漲,民眾看病費用有的甚至比之前反而高了。
一些地方推行新醫改后,雖然實行了藥品“零差價”,但由于國家放開了藥價,藥品價格普遍有了上漲。醫療機構在采購藥品后,就算分文不加利潤,藥價也不會下降多少。但新醫改后,患者的門診費、檢查費、治療費、床位費等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一些醫生為了從藥品經銷商、醫療器械商手中拿到更多的提成,還是亂開藥、亂檢查,病人的負擔沒有從根本上有所減輕。
在這種情況下,廣東省出臺《關于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實施方案》十分及時,《方案》對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地區實施臨床路徑管理的病例數達到出院病例數的比例,實行按病種付費的病種,嚴禁給醫務人員設定創收指標等作了明確的規定,這樣,可以有效地監督醫療機構的行為,緩解群眾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醫改之所以重要,最大原因還在于涉及民眾的切身利益。醫改是否能叫好又叫座,歸根結底,還要看患者的負擔到底有沒有真正降下來。如果新醫改把原本從虛高的藥價上失去的利潤,通過提高醫療費掙回來,這種“換湯不換藥”的所謂“醫改”沒有切中要害,反而更容易被人鉆空子,這樣的醫改只能會加劇老百姓“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
要真正解決老百姓“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必須像廣東省那樣拿出具體的措施來。廣東省明確,嚴禁給醫務人員設定創收指標,醫務人員個人薪酬不得與醫院的藥品、耗材、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等業務收入掛鉤。縣級公立醫院基本藥物年度銷售金額占比達到50%以上等等。希望全國各地都能學一學廣東的做法,不要讓不合理的醫療費壞了“新醫改”這個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