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區位發生巨大改變的條件下,能否在珠江灣區都市圈內營造一方小城市慢生活的差異化地帶,充分發揮低成本、美環境的優勢,以新型的教育機構研發機構為創新核,吸引海內外活力人群到臺山來創造一種后現代創新型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臺山對外開放的方式決定了城市化的方式,也決定了人才的單向輸出模式。包括臺山在內的江門地區出現了30多位兩院院士,和150多位蜚聲粵港的演藝明星,相比之下外地人才在臺山江門脫穎而出要少得多。這一方面說明臺山對外界的貢獻,同時也說明了臺山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的能力不足。城市的發展必然伴隨著人口的聚集和人才的涌現,大城市就會有大聚集,就會有更多的人才涌現。一些在世界上為人稱道的小城鎮、慢生活也都處在大都市圈之內,其發展的根本動力在于生生不息的大都市。
大都市以其強大的基本功能對腹地產生輻射和拉動作用,同時,源源不斷地吸引著腹地的活力人群,享受著充沛的人口紅利,而腹地表現為持續的人口赤字。在“因居而興”的臺山僑鄉,百年前的房產都是華僑建設的,鮮有外來人士在臺山置業,在城市化最為繁榮的時代也沒有太多的外來人口到臺山就業。
活力人群向海外單向流動是臺山經濟提振不力的根本原因。臺山的城鄉遍布中小學,但是鮮有大專院校。孩子們接受了初等教育之后一定要遠走他鄉去接受高等教育,在他鄉獲得更大的人生舞臺。產業鏈條短、經濟生活相對封閉。過分地依賴外出打工而沒有形成本地產業,這就是臺山對外開放方式給城市長遠發展留下的隱憂。
僑鄉與海外的親緣文脈既要繼承也要超越,因為珠三角已經同城化,此時的臺山不再是百年前廣東的邊緣、美國的“飛地”,而是珠江灣區最具不確定性的后發舞臺,這里能上演什么樣的大戲,挑戰著人們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