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袁崇法,中國農村社會經濟研究領域著名專家,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規劃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規劃總監,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城市可持續發展專委會專家顧問。
【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中國農村改革的調研和政策咨詢工作;中國中小城鎮發展與“三農”的關系,城鄉統籌實現路徑及城鎮化領域范圍內課題研究工作。
【主要成就】
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持多項重大課題研究,指導制定多項城鎮經濟社會或專項發展規劃。主持及參與了廣西東興邊境開發開放試驗區戰略發展規劃、廣西欽州中國馬來西亞產業園區產業規劃、舟山群島新區發展規劃、云南大理州城鎮上山戰略規劃、云南玉溪市三湖四片地區生態城市發展戰略規劃、廣西羅城和四川江油產業規劃等。
問題1:目前,我國的城鎮化率已達到56.1%,在這一全新的歷史階段,我們應怎樣認識“城鎮化質量”的本質?
袁崇法:提及城市化質量,以往我們尤其注重數據的變化,但城市化質量是否一定要看重數據比例的變化,其實與我們理解城市化內涵時所持的理念息息相關。所謂城市化,體現的應是在一個國家范圍內全部人口和經濟活動以城市為主導的轉變過程。如果將城市化的概念分解為若干個領域,那么首先應是就業——以城市為中心的經濟活動分工體系的建立。其次是生活方式——全民的消費方式都向以城市為代表的現代消費方式看齊,甚至一致,城鄉間的生活、消費方式不會產生割裂,這一點只要觀察一下農村年輕人的行為就很容易理解。所謂城市生活方式,就是人們更多地是依賴于他人的服務、并在分工體系中生存的,而并非像以往農村一樣自給自足。自給自足是典型的農村經濟,生活資料、日常所需甚至住房都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自給自足,這樣的農村現在已越來越少,因為農村同樣需要大量服務,服務下沉后帶來的結果是,雖然生活在農村的人依然被稱之為“農民”,卻又不同于以往的農民概念,他們已經是城市化了的農民。從以上兩點來看,衡量城市化,一是要看就業體系是否建立在以城市為中心的全社會分工體系之下,二是要看消費方式是不是向城市看齊。這兩者都是歷史的趨勢,不是政府推動或阻擋得了的,而是市場驅動和社會進步的結果。
在城市化過程中,政府能夠為社會提供兩種產品。一是公共服務。為適應生活方式的變化,人們需要很多社會服務,這需要政府以公共服務的形態進行城鄉統一布局,從而使商業服務更多、更好地向農村普及。在服務中同樣分兩種情況,一種是以政府提供的基礎設施作為支撐,另一種則完全是商業化行為,人集聚到哪兒,商業就會去哪兒,并為人們提供大量的服務。二是體制的建立,體制涉及最多的是福利分配,如醫療、教育等等。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其實就是政府公共福利的分配。
綜合以上內容,我們的城市化可以細分為就業、生活領域、公共服務和體制四個領域。對城市化質量的提升和評價也應從這四點出發。
問題2:具體到城市化質量評估而言,您認為在指標的設定上,應注意哪些問題?
袁崇法:對于城市化質量評估體系而言,首先我們要確認的是這樣的評價體系要做給誰看,因為受眾是十分關鍵的,它涉及到我們代表的是誰。再具體到城市化質量評估指標問題上,人口的市民化是非常重要的內容,這是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的總體要求,但同時人口市民化又是階段性的,因為當城市化率達到70%—80%甚至向100%邁進時,大部分人都會居住在城市空間,整個社會的生活方式都已基本相同,就業已經以城市分工體系為中心,這時再計算人口市民化比例就沒有價值了。目前,我們關注的焦點在于由農村向城市轉移的人群,因此,常住人口城市化率是關鍵,因為它是由市場決定的,涉及到公共服務分配問題、體制問題。我們能否將由市場化決定的常住人口城鎮化速度和由管理體制決定的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的矛盾揭示出來,反映出我們對中國城市化質量的考慮和研判?這是可以考量的,也是有數據作為支撐的。
其次是分類問題。如果用國家目前已有的指標作對比,我們需要做比較巧妙的分類,而且這樣的分類要能足夠說明問題。例如,上海、北京、廣州、深圳這樣的大城市在城市化中存在什么問題,中等城市的城市化率又存在什么樣的問題等等。同時,我們還應注意的問題是,中國的城市化率與國際上的城市化率是兩個概念。第一,中國的所有城市都包含農村,它體現的是一個“域”的概念。第二,中國所有的城市都與行政管轄權完全一致。分為直轄市、省級城市、副省級城市。而國外的城市基本是單體治理。在這種情況下,上海和紐約的城市化率是無法拿過來一起對比的。這是我們無法解決的問題,但我們可以有新的理念注入,將研究的范圍縮小,將數據通過巧妙的分析集中在某一個領域。在考慮每一個分類時,我們應盡量參照一些國際化的內容,以便于國際交流。
問題3:在評估城市化質量過程中,怎樣才能在既有的基礎上實現創新?
袁崇法:我們目前做的內容,仍是運用傳統的政府公布的統計數據,并沒有結合互聯網的數據,這顯然不夠豐滿,也很難跳出人家做的范圍,能否通過一些聯合途徑,利用大數據做些開發,有所創新?這可以作為今后考慮的重要突破方向,還要有點緊迫感,因為現在大家都意識到了大數據的重要性,并且都已經行動起來了。
我還有一個想法,在城市化的問題上,我們與國外城市化領域的專家總是無法交流,雙方都不了解各自的想法。但對于中國而言,我們是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國,我們的城鎮化過程被譽為是“21世紀對世界影響最大的兩件事”之一,但我們在國際城市化領域的研究上卻沒有地位和聲音,在城市規劃上同樣也沒有地位和聲音,但實際上,在世界范圍內,中國特色大區規劃都是獨樹一幟的。那么,我們是否可以推出去一批專家、一批有分量的文章、一批成功的城市與片區,在世界上發出聲音。這顯然能夠確立我國的城市化研究在國際范圍內的聲譽與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