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進一步推進社區教育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近日下發。《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開展社區教育的縣(市、區)實現全覆蓋,要建設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600個,建成全國社區教育示范區200個。《意見》指出,積極開展青少年校外教育,社區教育機構要緊密聯系普通中小學、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社會組織等,開展青少年校外教育及社會實踐活動。有條件的中小學、幼兒園可派教師到社區教育機構提供志愿服務。(7月31日人民網)
社區教育對于學校教育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學校在社區教育中應當按照《意見》要求積極與社區教育機構緊密聯系加強溝通,主動挑起社區教育重任,站在社區教育最前沿,承擔更多義務,借力社區教育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學校之所以要站在社區教育前沿陣地,挑起社區教育重擔,是因為學校教育永遠離不開社區教育支撐。社區居民素質高、愛學習、重教育,那么學校教育就能得到更強的支持,就能自覺形成共同育人的良好環境。社區教育不僅解決了學生假期無處可去的問題,更是提升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學生的課外,往往是學校教育鞭長莫及的地方,學生能夠在社區獲得拓展延伸教育,就不必無奈擠到各類補習培訓班去接受炒現飯的刷題教育,課外生活就會豐富多彩,學以致用、發展興趣將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又反過來對學校教育產生積極影響,從而形成良性循環,促進學校教育的健康發展。
學校參與社區教育,首先必須厘清認識,克服加重負擔思想,主動幫助社區教育機構完善制度與規劃,實行科學管理。過去的社區教育相對薄弱,機構不健全,活動缺失常態化,活動開展、教育培訓往往各自為政,缺少統一規劃。而學校在教育管理上具有明顯優勢,對各種管理制度、教育規劃顯然屬于行家里手。那么面對社區教育面臨的困境,屬地學校應該克服加重學校負擔的思想,自覺為社區教育機構提供服務,將自己的教育管理經驗無償提供給社區,作為社區開班各類培訓班、活動的參考。積極為社區制定管理制度、教育規劃建言獻策,幫助社區教育機構盡快走上教育培訓正規軌道。
學校參與社區教育,還要盡自己的力量為社區提供義務服務的師資。社區教育是公益性教育,其師資來源于社會各界。學校作為師資集中地區,應主動向社區提供優秀的師資隊伍。尤其是在中小學生的教育培訓與社會實踐這兩大塊,學校應該作出更大努力。學校應該在學校教師中進行大力宣傳,引導教師弘揚無私奉獻精神,激勵廣大教師參與志愿者隊伍中,通過社區教育平臺,義務為社區學生服務,運用自己特長豐富孩子的課外知識,提升孩子社會實踐能力。
學校參與社區教育,應該跳出單位圈子意識,打開校門,按要求開放有關場所。社區教育場所,需要社會各界提供,學校作為教育機構,在這一方面得天獨厚,具有明顯優勢。因此學校要應跳出單位圈子,在假日期間按照社區教育機構要求打開校門,開放教室、運動場、圖書館室、計算機室等場所,讓學校的教育設施設備同時服務社區。開放學校的場所,自然增加了學校管理難度,也必定增加維修成本。但是學校必須從全局著眼,顧全大局,為社區教育開綠燈。學校假日能否對社區教育開放,從某個角度而言也是檢驗學校是否是辦人民滿意教育的試金石。學校假日對社區教育的開放,學校的管理壓力自然不少,學校額外支出一定不少。但為了社區教育,多花精力多花錢財這些都很值得。
國家大力推進社區教育,對學校而言是特別利好消息,有效的社區教育可以破解學校當今諸多困境,比如假期教育、社會實踐、學校與社區融合等等,這些過去對學校都是一系列難題,但有了名副其實的社區教育,這些難題就會得到有效解決。因此,學校理應主動請纓承擔重任,站在社區教育最前沿陣地,做社區教育的強力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