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度過傳統佳節端午,我們又迎來第11個文化遺產日。今年文化遺產日主題是“讓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文化遺產根植于特定的人文和自然環境,與當地民眾有著天然的歷史、文化和情感聯系。文化遺產以人為核心、以生活為載體的特征,決定了它只有融入現代生活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護,在公眾的需求中被更好傳承。(6月12日新華社)
非物質文化遺產強調的是以人為核心的技藝、經驗、精神,提起非遺,人們印象里往往會浮現出小眾化、晦澀難懂等字眼,仿佛這些古老技藝本身非常人所能習,使人可望而不可及,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而在一些傳承者眼里,一些非遺文化也是“曲高和寡”之技,有著“陽春白雪”難以和“下里巴人”共分享之傲嬌。此等不正確的互視加上環境的變遷和生活的變化,一些非遺文化正隨著時代的進步淡出人們的視線。
比如古琴,對于不少市民來說并不熟悉,似乎曲高和寡,難以親近。也因為比較“小眾”,一般其傳承者演奏也都屬于公益性表演,沒法盈利。比如昆曲。很難有一種藝術像它這樣曲高和寡卻綿延百年而不衰。也很難有一種藝術像它這樣,榮列世界非物質類文化遺產,卻無狂喜過望,照舊以簡單的形式平淡地生活。
類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現狀基本與此相仿,雖然說瀕臨失傳大部分緣于非遺保護機構不健全、專項經費不配套、保護措施不同步、傳人耐不住寂寞等原因。但也不能否認,其長時間保持的“曲高和寡”,使其不能走入現代市民生活,也是非遺文化沒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非遺文化凝聚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智慧,是歷史的參與者和見證者,保護非遺,便是保護我們的文化之根。讓非遺文化走向大眾,融入現代生活,既是非遺文化傳承的內在需求,也是讓公眾了解參與保護非遺的必要路徑。從這個意義上看今年的文化遺產日主題,具有重要意義。
以筆者來看,非遺的保護與傳承,一方面要在各級政府“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方針的指引下,形成“政府指導、社會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的保護格局;另一方面,對于非遺傳承者來講,也要拋棄“曲高和寡”之心態,讓非遺文化通俗的呈現在世人面前。
一則,各級政府要讓存放在檔案室、博物館或紀念地的非遺文化“走出去”“活起來”,讓非遺文化與大眾面對面,成為有溫度、有生命的“教科書”。二則,要讓那些懂非遺、懂技藝的專家學者與非遺傳承人走進社區、走近百姓、走進劇場,將他們熟知的非遺故事講給群眾聽,將他們所掌握的非遺技藝演給群眾看,提高群眾對非遺文化的知曉率和熱愛度。三則,各級還可通過非遺文化進校園等活動的開展,對孩子們從小進行非遺文化教育和非遺文化技巧的普及培訓,讓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吸引更多年輕人的眼光,讓文化遺產的傳承擁抱青春的氣息、擁有青春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