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鬧得沸沸揚揚的“天路費”畫上句號一周的時間,讓人們沒想到的是,麗江古城再次上演“圍城收費”。
近年來,由門票經濟帶來的類似“圍城收費”、“堵路收費”現象連連發生。在輿論的針鋒相對中,今年4月鳳凰古城宣布取消捆綁式一票制門票,草原天路收取門票僅僅22天宣布停止收費。對于景區設卡收費,各地政府理由基本一致:保護景區、環境改造、基礎設施改善、服務提升等等,然而在收取門票后,結果也不盡相同,保護景區的目的沒有達到,同時因游客驟減,景區不但正常運營受到影響,商家生意也旋即遭遇“滑鐵盧”,地方旅游收益因此受損。
由此,筆者聯想到,我們許多城市近年來都有宏偉的城市理想。許多城市原來的人口基數并不大,但在城市規劃中,往往號稱要用多少年的時間人口翻番。在去年召開的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年會上,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巡視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郭仁忠表示:“全國新城新區規劃人口達34億,這是嚴重的失控。”
國家發改委城市與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喬潤令曾經批評說:“城市的定位和目標都太離譜,好大喜功,建設國際大都市的口號泛濫。中國有655個城市提出來要走向世界。在200多個地級市中,有183個城市提出要建國際大都市。規劃標準高,投資規模大。生態城、智慧城、科技城、現代城、國際一流、世界領先之類的口號,比比皆是。”
由此可見,我們有不少城市的主管者追求的是外表光鮮、人口集聚的大城市,但事實表明,這既不切實際,也不符合城市發展規律,是拍腦袋決策、長官意志和好大喜功的典型表現。諸如麗江古城、鳳凰古城、草原天路“圍城收費”、“堵路收費”等現象,讓我們看到的是這些城市管理者的“唯利是圖”,他們嘴上喊的是“城市管理要以人為本”,但實際干的是“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打此處過,留下買路財。”的殺雞取卵的短視行為。
我們要建設宜居城市、以人為本的城市,但我們城市的規劃理想與城市管理的實際、管理的水平、管理的質量為何南轅北轍?城市管理和建設的根本是為了人,但現實中往往目中無人,沒有把人口紅利發揮好。冷酷的現實是,很多城市往往把外來人口當做包袱、累贅,與原住民區別對待,于是出現了暫住證、居住證,以及社會保障等等各方面的不平等,一個城市中的人被人為地分成了三六九等,這與我們的城市管理者們宏偉的城市理想背道而馳。
比如,根據當地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至2015年末,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常住人口分別為2170.5萬人、2415.27萬人、1350.11萬人、1137.89萬人,戶籍人口分別是1345.2萬人、1433.62萬人、854.19萬人、405萬人,相差分別是825.3萬人、981.65萬人、495.92萬人、732.89萬人。再看看這些城市2015年的GDP,分別達到22968.6億元、24964.99億元、18100.41億元、17502.99億元,占據全國GDP“萬億俱樂部”成員的前四名。那么,這些城市的GDP應該是全體常住人口創造的,但提供公共服務的時候,外來常住人口往往被忽視掉。
筆者認為,作為這個城市的一份子,他們居住在這里、工作在這里、納稅在這里,理應享受城市最基本的公共服務,這樣才能體現城市的公平、以人為本的城市理想,才能提升中國城市化的質量。也唯有這樣,才能避免類似畫地為牢、設卡收費這樣短命的行政行為,我們的城市才會出現更多的宜居、人本,才會讓人們感受到城市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