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5日參加了他所在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8位代表分別發表意見,習近平邊聽邊記,與代表們深入討論。
上海市市長楊雄代表介紹了上海全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情況。楊雄說,今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我們要貫徹落實總書記有關要求,按照《政府工作報告》部署,實施好“五大政策”,抓好“五大任務”,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結合上海實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把產業結構調整作為主攻方向,切實提高產業質量和效益,著力增強產業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經濟下行壓力越大,就越要持之以恒調結構。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把深化改革開放作為根本途徑,關鍵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突破口是轉變政府職能。自貿試驗區作為推進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平臺,一系列改革開放措施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新活力。我們將繼續立足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并與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緊密結合,增強改革協同,力爭年底再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把科技創新作為核心舉措,落實好總書記關于科創中心建設的要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緊啟動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做好建設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的各項準備。“十三五”是科技創新的關鍵時期,必須全力推進這一關系戰略全局的工作。
上海市總工會副主席、上海電氣液壓氣動有限公司總工藝師、液壓泵廠數控工段工段長李斌代表長期關注技工隊伍建設問題。他注意到,《政府工作報告》中有許多地方和技工隊伍建設有關系。比如報告提出“加快建設質量強國、制造強國”,這就需要大量的技工隊伍支撐。報告還專門提到“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這也讓他感到格外振奮。
李斌說,當前我國的技工隊伍存在青黃不接的現象,老師傅缺乏,只能大量招農民工和外來工,但他們的文化素質和待遇都比較低,不能滿足中國制造2025、工業4.0的需求。為此他建議,要在待遇和事業發展上讓技工看到奔頭,比如高級技師作為工人職業資格中的最高級別,在待遇上應向高級工程師看齊。此外,技工隊伍建設不能只靠著領導對工人的關心,應主要依靠法規、制度、機制,來保證技工隊伍的穩定性,使其得到應有的培養和提升。
上海大學校長金東寒代表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去年出席大會時還是中船重工711所所長,他就提升產學研合作實效、助力上??苿撝行慕ㄔO發言。金東寒說,產學研協同創新是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的快捷渠道,也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融入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有效途徑。我國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短板。要加強對國有企業領導創新工作的專項考核,一些大中型國企可以設立首席技術官崗位。高校要淡化對論文數量的考核,更加關注論文質量;加大服務社會的權重,促使教授更加關注企業生產實際中的現實問題,
農工黨中央委員、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結直腸腫瘤外科主任醫師、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院長顧晉代表提出,在“三醫聯動”中醫保是關鍵,分級診療慢病是突破口;要推動企業醫院改革,落實補償機制等。他表示,我也是一名醫學科技工作者,感到總書記對科技創新講得很透,感到壓力更感到動力。
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邵志清代表是工學博士、教授,長期關注信息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文化創意產業等工作。他表示:總書記關于自貿區建設的講話給我們很大的鞭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與自貿區建設互相推動。信用體系建設促進了自貿區綜合監管、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工作的開展,下一步將在金融改革中防范系統性風險等方面加強探索和實踐。
民盟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沈志剛代表長期關注民生、社會保障等領域,他表示,上海是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城市,老年人占人口總數的30%,要大力發展社區養老事業。
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朱志遠代表5次修改了自己的意見,他表示,總書記高度重視創新,只有在基礎科技領域作出大的創新、只有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才能對國家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產生巨大推動,才能在世界上有影響力、有發言權。這是我們每一個科技工作者的光榮使命。他建議科技領域也要推進供給側改革,解決我國科技的有效供給不足;國家要支持推進科教融合發展,調整部門利益、改革科技創新評價導向。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演員奚美娟代表,就文化事業發展中的青年隊伍建設問題進行了發言。奚美娟說,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核心是一支有文化自覺、對民族文化深刻認同、具備專業技能的人才隊伍。青年演員成長環境和我那個時候有了很大改變,除了技能外,在藝德等方面也需要一個長期的培訓。她還建議,我國要加快文化立法的進程。我國的文化事業發展非常迅速,由此產生的一些問題,在全面依法治國的背景下,需要在法律的框架下解決,以保證整個文化市場在有序的狀態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