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凌晨,新華社受權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676708億元,比上年增長6.9%。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3746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80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7116萬人。全國人戶分離的人口2.94億人,其中流動人口2.47億人。人均預期壽命76.34歲。(《京華時報》3月1日)
所謂“人戶分離”多指流動人口,由于外出務工等因素,而造成了居住地、工作地和戶籍登記地分離,在戶籍地找不到人,而在居住地則沒有戶口,成為外來的“暫住或者常住人口”。從公報顯示的數據看,全國人戶分離的人口為2.94億,而流動人口就達2.47億,占了其間絕大多數。數據下面是鮮活的群體,2.94億的人戶分離數據意味著,還有相當龐大的人群在承受著人戶分離帶來的不便。
這種不便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社會治理方面的不便。戶口所在地的政府機構,無法掌握戶籍人員的真實情況,而居住地所在地方,因無權管理而存在管理上的真空。二是“人戶分離”的居民到其居住地辦理民政、衛生、計生、社保等相關事項時,往往還要到其戶籍地開具證明,而戶籍地社會管理單位對這些居民的實際情況不甚了解,導致居民為辦理一個事項往往要往返多次,怨聲載道之下也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那些為辦一個證而來回奔波6次,費了大半年周折的個案,實為整體狀況的濃縮。
在戶籍捆綁一切福利的當下,人戶分離對個體的困擾,顯然并非辦事程序繁雜、往返多趟那樣簡單,而是權利被邊緣化而無法獲得保障。由于地方政策性差異和區域壁壘等因素,人戶分離者在居住地的就醫、子女入學和社會保障等,往往很難獲得同等的待遇,比如既無法就讀于當地的公立學校,又無法參加當地的高考,而醫保等沒有實現全國流轉的情況下,要報銷費用就得回到原籍,其程序可謂冗繁。
雖然現在很多地方,已實現了醫保異地報銷,在全國任何一個地方可補辦身份證的新政,較之于之前“鐵板一塊”的格局,可以說已有很大的改變,但與公民的權利訴求之間,依然還有不小的差距。人戶分離給個體權利帶來的差異和不便,依然未能獲得根本性的改善,做好人戶分離下的權利承接,尤顯重要。
要讓權利承接實現破冰,就必須明確“以居民實際居住地為主開展社會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則,同時建立打破地域界限的信息平臺,實現信息的共享共用。可以嘗試在既有的公安戶籍登記系統的基礎上,建立以居住地為依據的常住人口登記系統,并與民政、社保、醫保、教育等機構的平臺對接,從而做到信息的共享共用。
在此基礎上,居住地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應當出臺更有覆蓋面和保障力的各項政策,切實解決外來人員在住房、就醫、入學、辦證、養老各個方面的需求,形成高效快捷和便利的服務網絡,通過“居住地管理模式”讓每個外來人員都有獲得感,并由此進一步增強對城市的認同感和歸宿感,或許只有這樣做,才是打破時下的戶籍藩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