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近日印發,勾畫了“十三五”乃至更長時間中國城市發展的“路線圖”?!兑庖姟诽岢?,“我國新建住宅要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解決交通路網布局問題,促進土地節約利用。”(2月22日《北京青年報》)
“不再建封閉小區,已建成小區逐步開放”的城市規劃“路線圖”一出,立馬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質疑與爭議齊飛。
有人稱常識不可忘卻——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有人說利益不可損傷——之前的公攤面積退錢嗎?還有人說安全不容忽視——開放后老人和孩子的安全問題誰來保障、誰來負責?等等。從坊間的解讀與闡釋來看,對于“小區開放”這一舉措,一些人大有將其視為“洪水猛獸”的意思。
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將小區開放其實并沒有這么恐怖。在《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這本著名的書中,作者雅各布斯就濃墨重彩地論證街區制的各種優點。其中最為人稱道的一點是土地的集約化使用。
街區制的存在,可以將城市有限的道路資源全部利用起來,避免放在封閉式小區里閑置。我國的城市日益擁堵,更大限度地利用資源是可以探索的路徑,而“開放小區”的舉措,就是這樣的一種努力與行動。
同樣是“開放式小區”,其在國外與國內的社會反響為何截然不同呢?用“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來形容是恰如其分的。
在國外,推行街區制之所以順利,而且得民心,與人家的城市治理水平、公民素質和治安狀況有著莫大的關聯。在這些方面,國內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既然“先天條件”不一樣,那推行同樣的街區制,自然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說到底,公眾并不是害怕“小區開放”,而是害怕“小區開放”帶來的種種問題與風險,比如家里的安全無法保障,老人與小孩在小區里也存在安全隱患,而即便報警,也無法迅速有效地解決問題,甚至只得到一句“以后多注意”之類的話語。
這樣的疑慮,并非公眾“想多了”,而是基于現實經驗進行的合理推測。也就是說,對于“開放式小區”的推行而言,還需要制度的配套,以此打消公眾的疑慮,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和提升治安狀況等,便是繞不開的行動。
簡而言之,小區可以開放,但安全與權益要跟上。所謂安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確保居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所謂權益,就是公攤面積收費、物管費等費用,也應有一攬子的善后工程。只有安全與權益跟上來了,“小區可開放”才會更好地照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