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前提下,五位一體、四個全面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所有城市面臨的共同背景。同時,中央領導人也多次談到,京津冀協同發展要立足各自比較優勢、立足現代產業分工要求、立足區域優勢互補原則、立足合作共贏理念。也就是說,希望通過協同發展摸索出一條城市間由相互競爭走向“競合”——競爭與合作的道路。隨著京津冀協同工作的開展,中央再次明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根本動力是創新驅動,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定位則是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首先應確定的前提是對一體化的本底認識,即京津冀地區的生態環境本底是一體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例如,三地都面臨著污染問題、地下水過量開采問題、地面沉降問題以及生態退化問題。此外,還需要一體化的功能組織,這是目前的重點也是亟待推進的問題,雖然仍存在很多現實障礙,但在一體的生態本底下,若再不采取舉措,目前京津冀地區生態環境退化的現狀將難以扭轉。例如,北京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減少了碳排放,并采取各種措施少燒了一千多萬噸的煤炭,與此同時,河北卻多燒了五千多萬噸煤。這些都是在談京津冀協同發展時繞不開的背景。
在這一背景下,京津冀協同發展又面臨五大問題:
第一,北京人口過度聚集,“大城市病”突出。從世界范圍內大城市的普遍發展規律看,大城市對人口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以日本為例,雖然日本的總人口數量不斷下降,但東京的人口卻在持續上升,其他大都市如倫敦、紐約等也是如此。北京會走上一條與這些城市不同的發展道路嗎?很多人對此持懷疑態度,因為北京目前的大城市病已經十分突出了,一時間難以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需要通過控制人口數量來解決部分問題。
第二,生態環境負荷嚴重超載,發展與保護的矛盾十分突出。有一些數據并非所有人都關心并知道具體情況,例如,北京的水資源現狀是怎樣的、北京因地下水超采而形成的漏斗區面積有多大、北京的大氣污染到底嚴重到什么程度、北京的生態資源被蠶食得有多嚴重……未來,想在京津冀地區建立起一個以首都為核心的、宜居的、世界級的城市群,這樣的生態環境現狀顯然與理想之間相差太遠。
第三,城鎮體系結構失衡。從京津冀地區城市的構成結構上看,大城市過于龐大,中小城市與大城市間的差別過大,參差不齊。
第四,產業體系偏重,尤其在創新驅動上出現“斷崖”。京津冀地區的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創新人才大都集中在北京、天津,但整個河北省卻沒有幾所大學,尤其缺乏高端人才,創新驅動難以與京津兩地銜接。
第五,跨區域發展缺乏有效引導。這用一個事例可以說明,北京試圖將自己的生態安全格局維護好,并試圖將城市外部的山水林田與城市內部的開放空間有機銜接,然而河北為了爭取更好的發展機遇,采用了“貼邊式”的發展戰略,環繞北京周邊籌劃了很多新區、新城,由于彼此間缺乏協同的目標與行動,致使矛盾越來越大。
京津冀協同背景下,城市的發展機遇到底在哪里?我認為現階段出現的四個趨勢值得關注。另外,京津冀區域及周邊城市也應做好五個方面的對接。
第一個趨勢是,產業結構與資本結構將發生明顯變化。從河北地區的產業結構以及民營經濟所占比重來看,雖然國有資本仍是主流,但一些民營資本已經開始顯露頭角。例如,民營經濟在河北省國民經濟總產值中所占的比重已超過了60%,財稅貢獻超過了70%,出口率超過了83%,這些都是向好的轉變。
第二個趨勢是,京津兩地的人口增速趨緩,河北省境內的人口流動加快。北京的人口已呈現高智化、老齡化、國際化三大趨勢,并步入緩慢增長期,根據全世界普遍的發展規律,此時,高素質人才、國際人才將會加速集聚,因此,無論北京怎么對人口進行控制,圍繞著北京將作為國際交往中心、創新中心這一城市目標定位而言,高素質人才、國際人才的集聚速度都會進一步加強。在人口結構上,北京是老齡型,天津是壯年型,河北的人口流動則在加速,且縣城與地級市正成為人口定居的主要空間。
第三個趨勢是,城鎮化發展模式正在發生轉變,內涵式發展成為重點。在城市層面,第三產業的就業數量不斷提速,內生型的活力開始加強,大規模新區、新城建設的帶動作用漸弱。開發商們總想著借京津冀協同的機遇圈地蓋樓,但從實際來看,這種新區、新城的需求正在減弱。而且,從存量土地看,京津冀既有的規劃當中可以利用或調整的土地已達到2900平方公里,其中還有存量的250平方公里。我們把河北省準備迎接京津冀協同機遇的設想和規劃統一起來看,河北確實已經準備了很多“盤子”來承接北京的疏解。大家都希望北京能多疏解一些,因此,河北也就準備了很多迎接疏解的“盤子”,但很明顯,這些動作有些過大了。未來,縣城和專業小城鎮才是人口與產業集聚的節點。
第四個趨勢是,以北京為核心的區域創新體系正在快速崛起。京津冀地區區域創新的轉化趨勢已經發生了變化,過去是“遠程爆破”,北京的研發不在近域開花結果,而是跑到長三角、珠三角開花結果,但現在,京津冀及周邊省份正在成為首都科技創新轉化的重點區域。這是一種好的態勢,說明將來京津冀與周邊省份的分工協作一體化是朝著有利的方向推進的。當然,北京仍是創新要素與投資的重點,因為創新往往發生在大都市地區,這里更貼近市場、貼近資本、貼近人才,但完成創新后,還需要有效的轉化,如果轉化的地區是近域連接,那么就能夠以創新為契機形成大都市區。
京津冀地區的城市圍繞著創新,圍繞著自己的區位特點究竟該做哪篇文章?其實,京津冀地區創新聯動的顯著增強已呈現出四種轉化模式:近域擴散模式,即研發、轉化、生產各有分工;廣域對接模式,即核心城市科技資源與區域先進制造、重化產業升級的廣域轉化對接;中心聯動模式,即智者資源、外包的聯動;內生升級模式,即內生集聚、創新升級的散點集群。
圍繞著四個趨勢以及創新聯動的四個轉化模式,京津冀及周邊城市需要實現的五個對接是指:把握重點、適應拐點、抓住亮點、聚焦節點、參與試點。
把握重點是要關注功能疏解、實現協同化發展?!毒┙蚣絽f同發展規劃綱要》中曾談到,北京要控制增量、疏解存量,利用疏堵結合的方式調控人口規模,并避免采用行政化手段而借鑒國際經驗采用市場化手段來達到這一目的。將來北京很可能會采用在不同區位,以不同的稅收來進行調節,這種方法美國和韓國都曾經采用過。但目前我們看到的疏解方式只有兩種,一種是集中疏解,一種是分向疏解,雖然地點均未確定,但這也是引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種手段。
適應拐點是要關注存量空間、實現精細化運營。要尋求機會,就要對接上位規劃,特別需要關注的是生態保護區、生態紅線。因為顯然將開發用地選擇在這些紅線里是極不明智的行為,所以對接上位規劃,才能盡可能在存量空間內實現精細化建設與運營。
抓住亮點是要關注生態建設、實現綠色化發展。也就是配合生態環境、生態修復的綠色工程來開展工作,包括把握綠色休閑的機會,適應國家海綿城市建設等等理念與方向。
聚焦節點是要關注樞紐培育、實現網絡化發展。要強化TOD的發展模式,建設軌道上的京津冀,圍繞北京、天津、石家莊“三樞紐”的體系調整,依托主要交通廊道,培育樞紐城市與物流節點,重點強化區域交通樞紐與城市功能中心的耦合布局,實現網絡化的區域功能與空間組織。
參與試點是要關注政策創新、實現先導性發展。創新驅動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根本動力,要關注財稅金融、行政審批、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投融資模式等重點領域體制機制的改革,充分利用好天津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自貿區,河北產業轉型升級實驗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范區的試點機遇,贏得發展的先機。
從以上內容看,只要認清形勢,抓住機遇,京津冀地區及周邊的城市一定能夠在協同發展中占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