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年末,關于養老金入市的消息又多了起來,“將有近萬億養老金可入股市”的計算也讓股民興奮。由于養老金有較強的社會保障屬性,投入股市存在一定風險,因此,養老金入市難免引發學界的爭論。我們認為,養老金入市勢在必行,但不能過分夸大養老金入市的影響,同時必須兼顧安全與收益。
養老金入市是指把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的個人賬戶基金進行證券投資。從發達國家經驗看,將養老金投資于市場,可以實現養老金保值增值,也可以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當前的爭論集中于養老金入市是否能夠穩定市場,政府又是否應當運用此種手段來刺激股市,以及保證養老資金的安全性等。
8月23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正式發布,《辦法》明確養老金目前只在境內投資,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于養老基金資產凈值的30%,參與股指期貨、國債期貨交易,只能以套期保值為目的。
養老金入市是改革發展的要求。《社會保險法》規定“社會保險基金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國務院規定投資運營實現保值增值。”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也提出,要“建立職業年金體系,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實行市場化和多元化投資運營等”。但是截至目前,基本養老金的收益率不僅低于企業年金及全國社保基金的收益率,更遠遠低于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選擇投資于股票市場,對養老金來說,與其說是選擇,不如說是必須。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導致年輕一代承擔的養老責任越來越重,需要通過改革加大養老金支持力度來延續現有的養老體系;另一方面,養老金傳統的投資于債券市場的投資方式,在保值增值和跑贏通脹方面,存在明顯缺陷。股市作為一個重要的投資場所,在規模和流動性等方面的優勢明顯,應當是優先考慮的渠道之一。
因此,市場對此抱有很樂觀的期待。但是,應當看到,養老金入市資金有限。截至2014年底,全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和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兩項累積結余合計約3.5萬億。這3.5萬億中,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規模3845億,這部分資金還處于縣級統籌,實現省級歸集委托難度較大。而能夠投資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大約3.18萬億,包括此前部分地區進行養老金投資試點的2000億,各地也需要留存備用日常養老金支付的資金。根據財政部的社保預算,去除留存后的基本養老金,真正需要投資的不會超過2.5萬億,運營中實際投資股市資金有30%的紅線限制,所以,入市資金不會超過7000億。相對于股市數十萬億的資金量,養老金7000億左右的入市規模影響不大。
養老金入市需要有更加完善的市場制度設計。萬千股民已經見識到股市大起大落,如果資金流入無系統和規律,影響市場心理和預期,泡沫滋生再破滅,也將威脅養老金的安全。目前,養老金投資辦法已經設置了許多的“防火墻”,根據《辦法》,銀行存款、中央銀行票據、同業存單、國債、信用等級在投資級以上的債券等,都是養老金的投資標的。因此,養老金投資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政策性保護”。此外,投資機構和受托機構需要分別按照管理費的20%和年度投資收益的1%建立風險準備金,專項用于彌補養老金投資發生的虧損,專項兜底資金應交由第三方管理等規定,也將形成強約束力,避免風險擴散。另外,養老金入市不能一蹴而就,無論是技術上還是體制機制上,需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特別是資金進場的時間和規模,都需要投資機構根據具體情況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