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相關部門負責人27日透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工作目標將打造升級版,完成三個轉變:從傳統的關注初次就業率轉向提高就業質量;從重視推薦畢業生轉向關心學生成長;從就業部門向教學部門的簡單反饋,轉向協同育人。這位負責人還表示,從2016年開始,要加強對未就業畢業生的統計和服務,建立未就業畢業生的統計機制。(10月27日《中國青年報》)
“最難就業年”的說法,已經延續好幾年了,這說明,畢業生正在不斷增多,而當下的經濟形勢,又不是十分理想,這意味著,大學畢業生能找到對口或較好工作的可能性,的確是越來越低。在這樣的境況下,教育部表示,將從明年開始加強對未就業畢業生的統計和服務,這值得點贊。畢竟,統計好未就業的畢業生,有利于教育部門進行更加精準的幫扶和服務,這無論是對畢業生本人,還是對教育事業本身,都是好事一樁。
但問題是,如何確保未就業畢業生統計的真實性?眾所周知,與未就業統計相對應的,是就業率,但現實中高校的就業率,基本上都是注水的,都是徹頭徹尾的面子工程。比如,有些學校用獎勵的方式要求學生簽就業協議,而有些學校則直接用畢業證和學位證進行綁架,在這樣的境況下,學生即便簽了就業協議,也往往是市場上隨便找的一家企業和公司,與真實的就業率完全是兩碼事。既然就業率是失真的,那么未就業畢業生的統計,又如何確保真實性呢?
即便退一步來說,相關部門的統計能確保未就業畢業生的真實性,那么問題也來了,教育部門如何提供幫扶和服務呢?一方面,若是教育部門有這個能力,那么早干嘛去了?另一方面,若是教育部門沒有這個能力,統計未就業畢業生豈不是徹頭徹尾的形式主義?當然,在幫扶方面,大學生創業是一個選擇,如今相關部門對于大學生創業也有很多政策優惠,但一個尷尬的現實是:我國大學畢業生普遍存在創業比例低、創業成功率低的“雙低”問題,這又如何破解呢?
對于這些問題,一些發達國家的經驗,或許能提供很大借鑒與參考的空間。比如美國,就業率統計以多個統計主體多維評估體系為特點,并對畢業時的就業率、畢業3個月后的就業率、畢業9個月后的就業率進行追蹤統計,保證統計的準確性;而在英國則以教育法案、北愛爾蘭法案以及數據保護法案等健全的法律和制度保證被調查人和高校提供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這就是說,對于未就業畢業生的一種幫扶,應該上升為一種穩定的制度,如此才能長效持久。
當然,這樣的說法,并不是否認未就業畢業生統計制度本身,而是一種友情的提示,即教育部門既然沒有現成的經驗,那就是摸著石頭過河,要有務實的行動,首先是確保未就業畢業生統計的真實性,然后是真正提供精準的服務與幫扶,而不能讓這成為面子工程,只為討好輿論大眾。自然,打鐵還需自身硬,在幫扶與服務的過程中,教育部門與相關機構本身,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比如,尋找可靠的資源、提升自身的幫扶能力,要能真正地幫扶到大學生就業、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