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蘭州市物價局召開全市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聽證會。令人意外的是,這一重要的聽證會居然以一種“快閃”的節奏草草收場。記者手中的會議錄音顯示,聽證會從開始到結束,一共用時35分鐘,堪稱蘭州市“史上最短”的一次物價聽證會。(8月28日《北京晨報》)
“逢聽必漲”似乎已成為各地形形色色的價格聽證會的“標準答案”。這一最快聽證會亦不例外。但如果仔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價格聽證會雖說“逢聽必漲”,但也呈現出不同的面目、體現出不同的風格,由此折射出權力的不同“維度”。
舉例來說,某地舉行價格聽證會,聽證會內外布滿警力,這折射出的,就是權力的猙獰與暴力的“維度”。有的價格聽證會,老老實實按照法定程序展開,但官方早就做足了“功課”,排除了異見分子的染指,這折射出的,就是權力的虛偽的“維度”。而蘭州最快聽證會,所針對的,是影響數百萬人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務,不可謂不重要,卻以“快閃”的節奏,匆匆過場、草草收盤,將價格聽證會視同兒戲,這折射出的,就是權力的傲慢這一“維度”。
就蘭州這一最快聽證會而言,或許在官方看來,反正是走個形式,結果反正是“漲”,快與慢又有何分別?慢反而浪費了大家的時間,既如此,還不如快一些,或許還能落得一個“高效”的贊譽。如果從實用主義的角度來看,這種邏輯也有其道理。而且,這樣的想法恐怕不止官方有,在公眾之中也相當常見。
但是,“快”所折射出的權力的傲慢,“底色”是官方對于程序的極端蔑視,對于民眾意見的極端漠視。不夸張地說,這樣的聽證會,比那些虛偽、猙獰的聽證會性質更為惡劣。相對而言,那些官方雖事先做足了“功課”,但仍然一絲不茍地按照法定程序進行、發動與會者一板一眼地展開討論的聽證會,至少表現出對程序與制度表面上的尊重,以及對民眾意見表面上的關注。而那些以警力來貫徹官方意志的價格聽證會,雖然可見權力的“猙獰”,但其至少認可聽證會本身的重要性,承認民眾意見存在著多種可能性。
如果像蘭州這樣,將聽證會視若兒戲,對法定的形式都缺乏基本的尊重,形式所保障的權利就更加無所寄托了。因為在政治事務中,一方面,形式正義也有可能通往實質正義,另一方面,權利必然是由外在的儀式化程序來保障的。所以,即便聽證會“逢聽必漲”,即便官方在背后做足了多少“功課”,即便有一百萬個漲價的理由,也不能取消形式化程序存在的必要性。
權力越傲慢,程序就越荒廢,權利就越逼仄,公益就越危險。漠視民眾的意見,將事關幾百萬人利益的價格聽證會視若兒戲,民眾的權益將何處安放?這樣的聽證會非但不能體現出政府的“高效”,反而將權力的另一種丑陋直觀地展示在社會的眼前,對此,當地政府是否意識到?
蘭州此舉并非孤例,在現實中,官方將其自身所建立的程序視若兒戲之舉并不少見。就此而言,我們社會迫切需要做的,恐怕并非尋求官方行為,諸如價格聽證會中的“實質正義”,而是謀求程序的合法與形式的完整。也就是說,謀求“程序正義”,將官方行動拉回到對形式,尤其是對事關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務中的形式的真正尊重與嚴格恪守上。簡言之,依法行政、以制施政,公眾權利才有得以真正保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