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近日,城市化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于建嶸發表文章,探討了官員權力傲慢如何形成的問題。
于建嶸稱,近年來,中國少數官員雷語不斷,媒體和大眾對此類現象的解讀,一般傾向于歸咎為領導干部的個人素質問題,指出這些官員簡直是智商欠缺,才會說出連基本常識和邏輯都不具備的言論。但實際上,這些官員當中的很多人接受過高等教育,有的供職于中央部委多年,他們不僅不缺乏基本的常識,而且對于得失利弊的算計格外精明,多年宦海沉浮的經驗使得他們語言表達的技巧可謂是爐火純青。他們之所以頻頻在公開場合敢于雷語,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長期以來養成的權力傲慢。
于建嶸認為,長期的輿論控制及對民意的回應太少,使官員的言行比較任性。在我國,由于政府對媒體的管控較為嚴格,官員不當言論的傳播受到嚴格限制,養成了少數官員信口開河,任性妄為的“毛病”。只是隨著自媒體時代到來,人人都成了記錄者,才讓許多官員的雷行雷語曝光,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這讓許多官員不適應。他們更多的是想辦法引導輿論,很少認真檢討自己的失誤。更何況,很多官員即便迫于輿論的壓力,在風口浪尖上暫時被“免職”,但待遇依舊,過了一年半載,又重新“上崗”,有人甚至還能步步高升。造成這種現象的制度原因,還是我們的體制缺乏對各級干部制度化的民主監督渠道,民意無法直接對干部的利益施加影響,沒有形成硬性的約束。
于建嶸指出,政治常識缺乏,是非不分,使官員將錯誤奉為經典。公共言行考慮不周造成的失誤與官員肆無忌憚違背常理的言行是有本質性區別的。我國少數官員的“雷語”,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他們的政治理論水平。例如前不久,針對民眾要求“公布兩會開銷”的呼聲,有官員聲稱“要求公布兩會開銷,簡直是胡說八道”。可事實上,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和人民代表大會的開銷屬于行政成本,理應向民眾公布。長期以來,各級政府和干部不受民眾監督已經習以為常。整個政府行為,尤其是財政行為長期缺乏民主監督,政府花多少錢,怎么花錢都從來不需要征求民眾的意見,也無需對民眾公開和負責。人的意識和行為都是長久以來的行為和習慣塑造的,各級官員已經將“政府花錢不需要向民眾交待”看作是理所當然,自然在面對媒體和民眾的監督要求時,難免感覺遭遇了“無理要求”,斥責這種說法簡直是“胡說八道”。
于建嶸說,官員傲慢實際上暴露的是我國政治體制中的沉疴痼疾。這種言行雖然不會造成直接的物質性損害,但是對國家治理的消極影響卻是十分嚴重的。由于我國特殊的政治體制,各級官員既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又是執政黨的干部,官員的言行代表著政府的權威,也代表著執政的中國共產黨的形象和威信。因此,如此不負責任、違背民心的言論,直接破壞了執政黨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于建嶸認為,從更加具體的層面上講,這種官員言論肆無忌憚的現象,在這樣一個信息高度流通的時代,無疑會導致“一石激起千層浪”,對我國廣大的干部隊伍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近年來官員這些雷語借助互聯網和電視等媒體傳播的程度幾乎是家喻戶曉,干部的“傲慢病”也就由此而來,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干部隊伍形象。而對干部隊伍群體形象的破壞直接導致各級政府公信力的下降,政府在民眾當中的威信不斷下滑,政府言論的公信力越來越低。特別是當前我國社會的官民對立情緒嚴重,這種不負責任的官員言論更是進一步加劇了這種矛盾。民眾針對干部群體的憤怒具有彌散性,幾個不負責任的官員加劇了民眾心中對整個干部隊伍的負面看法。在一些民眾眼里,已不再對干部群體作出區分。他們一說起官,眼中就露出憤怒的火來,甚至滋生出仇官情緒。這樣的官民對立的情緒不僅加劇了國家治理的難度,而且是對社會和政治穩定的重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