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路去年5月才修好,就垮成這樣,斷開的地方上下距離近1米。”25日,遂寧船山區長五間的居民向記者反映,通往當地農業產業園區的一條道路,垮塌嚴重,不僅出現多處裂縫,而且道路一側斷開,斷層高差近1米(據8月27日《華西都市報》)。
要說柏油馬路年久失修被雨水沖的坑坑洼洼,人們或許能夠諒解,最多也就是責怪缺乏養護。但這是一條剛剛建成運行一年多的上山公路,8月17日的一場暴雨,就將其沖擊的面目全非,不僅路基移位,多處斷層上下距離接近1米,連路邊金屬隔離樁的基礎也被毀掉,懸吊在邊坡上。別說車輛不能再行駛,就算是身手利索的年輕人徒步行走,也難以逾越這些“溝溝坎坎”,面對媒體與公眾的質疑,遂寧市船山區修建道路居然沒考慮到“下雨”,這樣的回應未免有些過于“奇葩”,修路不是給人廚房里搭灶臺,無論什么時候也不會遭遇暴雨侵襲,修建任何一條道路,首先就應當考慮到自然災害尤其是暴風雨對路基的影響,不但要做好地況的勘測和路基的充填,更要預留下必要的雨水疏通渠道。然這些必不可少的工程步驟,在這條道路建設過程中幾乎全部“減免”,而據這位潘高股長介紹,這條路因為沒建排水溝,去年也被沖垮過一次,后來建了排水溝,結果今年連排水溝也被沖垮了。言下之意很明顯,建路之初沒考慮下雨,被沖垮一次后,考慮到下雨并修建了排水溝,卻沒考慮到雨會下的這么大。
道路沖垮、橋梁沖斷,出了事故把責任往“老天爺”身上推的例子并不少見,但像修路沒考慮下雨這樣缺乏基本常識的荒唐事,還真算奇葩中的奇葩。事關車輛行駛和百姓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道路建設,在某些部門眼里儼然成了小朋友“過家家”,建成看似美艷光鮮的道路工程,卻因種種缺乏常識的“沒考慮到”,時間不久或幾場風雨過后,就已經變得千瘡百孔。而事實上,政府無論修建任何工程,不僅所投入的各種資金預算“綽綽有余”,更會凝聚相關專家和諸多方面的智慧,工程投入使用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幾乎都會被考慮進去,不可能不會把自然災害尤其是暴雨侵襲等考慮到道路建設的預防中,這種連普通百姓都會預知的問題,在當地政府修建道路中,居然真的會被“遺忘”?
如果真按這位股長所言,修建這條通往農業園區的道路“沒有考慮到下雨”,我們也有理由質問,修建這條路時都在考慮什么?是考慮美觀還是考慮形象?是考慮節約修路成本還是考慮從中獲得多少個人利益?總之,沒考慮下雨的背后有很多值得考慮的地方,監管部門不妨就將這條“沒考慮下雨”的道路作為一封實名舉報,認真細致的查一查,看看某些部門官員在建設這條道路時,究竟都在“考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