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美麗中國·空間建筑設計產業園先行區——“設計空間”在江蘇省海門市海永鄉迎來了開園揭牌儀式。原建設部總工程師、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主任金德鈞,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原院長秦佑國,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原院長吳德繩,江蘇省經信委經濟運行局局長管明,海門市市委書記姜龍和紀委書記陳躍生,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主任研究員李津逵,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秘書長蔡義鴻等領導、專家、園區入駐企業以及眾多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設計機構出席了本次活動。
開園活動中,廣東同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韓鳳琴首先代表主辦方對參加開園活動的領導、專家及入駐企業表示衷心的感謝;海門市委書記姜龍簡要介紹了海門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金德鈞、姜龍共同為“設計空間”揭牌,伴隨揭牌儀式的圓滿結束,“美麗中國·空間建筑設計產業園先行區—設計空間”正式對外運營。
開園儀式過后,與會領導、專家們共同聽取了園區具體情況介紹,走入園區內部,深入調研入駐企業的發展情況,并就園區建設、入駐企業及海門市支柱產業——建筑業的發展等問題展開了座談。座談會上,城市化委員會主任、原建設部總工程師金德鈞對“設計空間”的創意、創新思路表示了肯定,他表示,產業園區圍繞建筑這一產業,把各方力量組織起來,就能實現大家共同發展的目標。同時,他也提出兩點希望,希望園區能進一步增強影響輻射力度,盡快為社會所接受,吸引更多企業入駐;希望園區所在地在產業和城鎮化不斷發展的同時,能更多地保留本地特色,盡力做到對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的保護。
為探索中國建筑產業發展未來,共同推動以“設計+建筑”引領的建筑產業現代化,“海永設計·美麗空間”論壇于當天下午成功舉行。論壇現場,原建設部總工程師金德鈞、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原院長秦佑國、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原院長吳德繩分別從不同角度對“引領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這一主題進行了充分的論述,并與設計機構負責人及以同濟大學創業谷為代表的入駐企業交流互動,共同探討設計建筑產業集群的建設意義以及海永如何邁向設計創意小鎮等議題。論壇由城市化委員會副主任李津逵主持,會議氣氛熱烈而融洽。
“美麗中國·空間建筑設計產業園”項目簡介
美麗中國·空間建筑設計產業園一期規劃占地面積71畝,總投資5億元人民幣, 將全部采用預制裝配式技術,總建筑面積達7萬平方米,規劃為方案設計、園林景觀設計、預制結構設計、施工設計、BIM技術運用等為一體的建筑設計產業園區。園區先行區—設計空間自2014年底啟動建設,目前已入駐近20家設計企業,涵蓋北京、上海、臺灣、江蘇、福建、廣東等地區。
面對建筑產業現代化的機遇和挑戰,園區以“設計+建筑”為發展方向,堅持互聯互通、共生眾享,建立開放式服務平臺,大力引聚設計企業,推動設計企業聯合體建設,形成產業集群規模效應,促進工程總承包制健康發展。同時,園區將與各地協會、高校、企業及各界朋友攜手,合作共贏,共謀發展。
開幕致辭
姜龍:發揮海門優勢 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
江蘇省海門市市委書記
各位領導、專家,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辦海永鄉“眾創平臺”美麗中國·空間建筑設計產業園先行區——“設計空間”的開園儀式,這是一件非常有益的好事、喜事。剛剛韓鳳琴董事長在講話中感謝了很多人,實際上我們真正要感謝的人是韓總,是廣東同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他們看中了海永這塊寶地,看中了崇明島上的這顆“綠寶石”,最終這里能不能真正成為一顆璀璨的“綠寶石”,還要看誰來投資它、經營它。其實,韓總和同天投資已經在這方面展開了非常創新和富有創意的工作。我謹代表海門市政府對各位領導、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對“設計空間”的開園表示祝賀!
海門市靠江、靠海、靠上海,有“江海門戶”之稱,建筑業是海門市的優勢產業、富民產業和特色產業。近年來,海門市積極順應建筑業發展新趨勢,以加快建筑產業化為導向,全力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增創發展新優勢。充分發揮政策引導作用,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建筑業發展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關于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持續加大對建筑業現代化轉型的規劃、引導、協調和扶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支撐作用,依托海門市龍信、中南、三建等建筑特級資質企業,與寶鋼、中建材、海螺水泥等優勢建材企業開展了緊密的合作,以“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成品化裝修、信息化管理”為主要標志的建筑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充分發揮示范項目帶動作用,以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和低碳技術創新項目——中技集團綠色建筑示范工程,以及江蘇盛翔科技被動式建筑產業園等項目為抓手,著力打造了一批低碳科技標桿工程,其中龍信集團的長三角地區最大的國家級低碳城市試點示范基地項目、南通三建的德國被動房推廣項目、中南集團的住宅產業技術研發及生產基地項目,都已經成為海門市建筑產業化的新亮點,占據了產業發展的制高點。
建筑產業化,研發是關鍵。在充分依靠海門市建筑產業的堅實基礎,積極發揮與上海無縫對接,優先接受上海科技、信息、人才等優勢資源的輻射帶動上,海永鄉積極把握機遇,加強與廣東同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作,以研發為核心,以眾創為抓手,著力推動眾創平臺——“設計空間”項目的建設,這是整合各方資源、尋求合作共贏的堅實平臺,也是強強聯手、優勢互補的可喜成果。希望投資運營方與海永鄉同頻共振、密切合作,不斷提升園區配套環境,吸引更多的研發機構和各類專業人才集聚園區,海門市各相關部門會盡心竭力提供相關政策支持和優質服務。
海門也真誠地期望各位領導、專家、學者能給予更多的關心、指導和幫助,為海門、為園區更好更快地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主題演講
秦佑國:中國建筑需要高品質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原院長、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專家委員
今天我們討論的主題是“建筑產業的現代化”,但好的建筑不一定是現代化的,我認為建筑更需要“高品質”,因為品質對建筑而言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一個定律,因此我今天主要講建筑的“高品質”。
長期以來,中國的建筑設計就建筑藝術而言只注重空間和形式的創作,卻忽略了細部設計,因此,中國的建筑普遍存在粗糙、不能近看、不能細看、也不耐看的問題。而如果建筑師忽視了細節,建筑不注意細部,就會出現敗筆。例如前幾年落成的清華大學文科圖書館,是由世界著名建筑師馬里奧·博塔設計的,但圖書館墻外井蓋的布置卻參差不齊,毫無美感;對比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關肇鄴設計的清華大學圖書館新館,這里的井蓋設計則明顯花了心思,42個井蓋被規規整整地布置在室外鋪地方格的正中間,而且鋪地分隔與水池石頭上的分隔線對齊。從這兩者之中我們不難體會建筑品質的差別。
再例如排水口,山西張壁村民居的排水口、朗香教堂的排水口都是仔細設計的。作為對比,重慶大學新校區綜合樓的一面墻壁上,則是將四根塑料管做成排水口,而且斜度還不一致。重慶大學新校區的設計與施工方不會是小單位,緣何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這與我們一直在談的“建筑產業現代化”顯然相去甚遠。
朗香教堂、張壁村民居的排水口 重慶大學新校區綜合樓的排水管
另一個實例是墻面污染問題。我所居住的清華北大教授樓窗臺積灰,遇到下雨,流水污染了墻面,觀察德國、奧地利、日本等國的建筑,卻沒有此類問題。這并非北京空氣不好,而是國內建筑無外窗臺板造成的。在建筑構造中,這不是多么高深的問題,只需一個外窗臺板就能解決,然而在中國卻大多沒有這一做法。
窗臺積灰對墻面的污染 奧地利小鎮民宅的外窗臺板
沒有細致的設計和考慮,做出來的建筑是無法具有很高藝術價值的。建筑設計固然重要,建造中對精度的把握同樣重要。英國倫敦的房子大部分都是清水磚墻,在砌筑外墻時留下窗洞,后安窗子。洞口尺寸要比窗子外廓尺寸大一點,才能把工廠生產的金屬窗裝進去,在中國也是如此。但中國預留的窗洞尺寸過大,窗子裝進去,邊上縫太大,就用膩子、玻璃膠填縫。而我在倫敦看到的卻沒有“填縫”,這說明現場建筑施工與產品制造廠家尺寸的精度配合,其量具的精度都有統一的規定。
倫敦一座建筑的墻與窗
再如,在臺灣日月潭的涵碧樓,有一個長達60米的漫水游泳池,泳池的水面中倒映出日月潭的湖光山色,說明其施工的精確,60米長的池邊另加兩個側邊要做到一樣平。反觀國內大陸的一些漫水池卻出現一邊漫水,一邊不漫水的狀況。在設計中這些漫水池肯定是水平的,為何出現這樣的狀況?原因就是施工不到位。
大陸某兩座建筑的漫水池
臺灣日月潭涵碧樓的漫水游泳池
隨著現代工業制造技術的迅速提高和對建筑業的進入,蓋房子正從機械化的現場施工向工業工藝控制下的工廠制造過渡,建筑設計越來越需要和工業設計相結合。目前,我國高檔次和高品質的建筑材料與建筑部件、配件還依賴于進口,且需求量越來越大。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提高我國建筑產品的工藝技術水平。這不僅是建筑業的事,更需要制造業的介入,需要工業設計和工業制造的專業人員進入建筑領域,用現代工業制造的工藝技術改造建筑業。
進入新世紀以來,以微分幾何、計算機技術和數字控制技術發展為基礎的參數化設計、數字建構、數字建造引起了建筑造型新的變化和發展。但這些“非線性設計”得到的復雜結構如何在工程中予以實現?用什么樣的材料、技術、工藝來保證其成型和精度控制?例如,利用計算機三維造型軟件,可以做出許多異形曲面的建筑外形,但怎樣把它們建起來?曲面的外形,必須與精致的工藝配合才能有好的表現!
伊拉克裔英國女建筑師扎哈在中國的第一個設計——廣州大劇院,“劇院外表共有59個轉角,101個面,在外截面中,沒有任何兩個面是相同的。幕墻上的花崗巖、玻璃沒有一塊是重復的”。盡管施工單位“事先用電腦做出了模擬圖,計算出了每塊花崗巖、玻璃的尺寸,再找工廠定做好”,但沒有考慮到現場施工的結構基底(用以粘貼面層的“胎體”)能否保證足夠的精度與面層配合,結果看上去很粗糙。
廣州大劇院外表面施工的粗糙
海門市有很多大的建筑公司,因此,應該想一想你們的技術系統、精度控制是已經達到了現代的要求,還是屬于比較傳統的類型?如果我們沒有丟失傳統,那么為何現在連一個砌出高水平清水磚墻的工人都找不到?如果我們達到了現代化的要求,那么在施工中我們的精度控制情況如何?這都是我們需要思索的問題。
中國的建筑呼喚精致性,需要高品質,我們已經到了必須變革整個建筑業基本技術體系的時候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建筑講“文脈”,90年代講“文化”,這幾年講“綠色”。過些年講什么?我認為是講“品質”。在經濟的快速增長之后,必然會有整體速度放緩的時候,因此建設量也會相對減少,但絕對的經濟水準和經濟實力已經大大提高,此時對建筑的要求一定是講品質。
臺灣也曾有GDP以兩位數速度增長的時代,那時,臺北有近千家房地產商、近千家建筑設計單位,每個都忙得不亦樂乎。但那時蓋出來的房子,現在看來并不盡如人意。但進入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后,臺灣的經濟放緩,能保持住GDP年增長3%的速度已屬不易,因此建設量大大縮減,但要求的品質卻提高了。2003年去臺灣時,當地的朋友告訴我,臺北的房地產商只剩下100多家,設計單位也剩100多家,即 90%都被淘汰了。
未來大陸一定也會走上這條道路,我希望海門的建筑企業,在座的建筑企業不在那90%之列,而是留下來的10%。
吳德繩:中國建筑設計應走出自己的風格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原院長、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專家委員
首先我要說,今天我們園區的開發與落成占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在此我主要展開說“天時”方面。習近平主席在2014年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曾講到“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對此,我感到很興奮,這也讓我看到了中國建筑設計行業的希望。習主席認為,城市建筑“貪大、媚洋、求怪”的亂象由來已久,是典型的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現,也折射出一些領導干部扭曲的政績觀,要下決心進行治理。為何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談到建筑問題?對此,我的理解是,建筑同樣存在藝術方向的問題,它對中國文化的復興同樣重要。
談到這一問題,得先說到在建筑設計領域,中國的建筑師們有很多委屈。十年動亂中,中國建筑師沒什么作品,且長期與外界隔絕。改革開放后,當建筑師們向外看時才發現,外面的世界已經與我們相距甚遠,于是中國建筑師們趕緊學習,想把丟掉的十年補上,然而此時外國建筑師已經大量涌入國內,這給中國建筑設計行業帶來的有些是負面效應,因為這些國外的建筑師們真正有文化、有高度的不多,有些是抱著商業目的來的,所以做了很多奇形怪狀的建筑。有些建筑物在他們本國都無法得到認可,到了中國卻有市場,對此我感到十分詫異。中國建筑設計行業被國外建筑師占領后,業內存在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外國的建筑師非常好,既然中國建筑師無法做出那樣的設計,就應該向他們學習,因此中國建筑師錯學的東西較多。因為雖然有建筑師走出國門學習,但先去了香港,香港土地面積狹小、經濟繁榮,建筑系數特別大,這樣的建筑并不適合在大陸建設。中國建筑師在國內項目中還遭遇了與外國建筑師工時不平等、設計費不平等、評價標準不平等等諸多問題,這些委屈,中國建筑師一直承受到今天。第二種觀點認為,中國的評價標準畸形,因為那些奇形怪狀的建筑是國外建筑師做的,所以才能通過審核,如果是中國建筑師之作則絕對不行。這就是習主席談到的“崇洋媚外”的亂象。
前面談到,建筑同樣存在藝術方向的問題,無論是文化藝術還是建筑藝術,都隸屬藝術的范疇。我認為,有的文化藝術是屬于全人類的,可稱“無國界”;建筑藝術則具有地域性、人文性、公眾性、時代性和物質性,因此建筑藝術總體上絕不是無國界的。建筑藝術與純藝術的不同之處在于,建筑藝術是有物質依托并強迫公眾接受的。因此建筑師與畫家、作家、音樂家、歌唱家、舞蹈家是不同的,但現在很多建筑師喜歡將純藝術與建筑藝術等同,這是錯誤的,其區別在于,純藝術是為喜愛者所欣賞的,建筑藝術因有公眾性,必然被不喜愛者所忍耐。梁思成老師在成立清華大學建筑系時曾題詞 “匠人營國”,指出建筑師是匠人,應屬含藝術性質的匠人。優秀的建筑師都十分熱愛自己心中的藝術,但更應把對祖國的熱愛放在最高的位置,這就是我今天講的第一個觀點。之所以談到這一內容,是因為我們園區是以建筑設計產業為龍頭的園區,我希望倡導這種精神,讓中國的建筑設計走自己的道路,建立自己的建筑藝術觀。
我談的第二個問題,是我們在工業化文化上的缺失。這從一個小小的現象中就能體現出來,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新華字典》可謂我國最普及的書籍之一,多次改版,直到1979年11月份的版本中才第一次在“工”字的詞例中添加了“工業”這一詞語,此前雖然我們的兩彈一星已經上天,各方面提升很多,但我們卻缺乏工業化意識。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的一些工業化企業變成了獨資企業,成長為世界先進企業,生產出許多工業化的產品,但這時我們仍犯了很多錯誤,這些問題有些可以歸結為是由于缺乏工業化的文化而造成的。文化來源于實踐而高于實踐,并且可以反過來引領工業化的進展。但偏偏我們在這方面出現了滯后和偏差,所以現在更應該強調工業化的文化,有了這個意識,我們才能做好工作。而工業化的文化包含了很多內容,例如剛剛秦老師講到的建筑工業的品質缺失,就是一種缺少工業化文化的表現;再比如,“先污染,后治理”的提法以及“最低價中標”機制等等,都是缺乏科學、缺乏文化的表現。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努力逐步去解決。
現在我們的社會執行市場經濟、發展工業化,因此更要提倡學習工業化文化。在建筑產業發展中,也同樣要科學地遵循工業化文化來指導產業發展。
論壇總結
金德均:建筑業需要從設計到施工的全面現代化
原建設部總工程師、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主任
我們的園區希望以建筑設計為龍頭,推動中國建筑產業現代化,并為此搭建了平臺,所以我主要圍繞建筑產業的現代化談幾點認識。
第一,為何提出建筑產業現代化的問題。建筑業是我國的傳統行業,提出現代化的課題說明它現在還不夠現代化,無法完全達到當前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對于這一點,做建筑施工的人是深有體會的。建筑業源自古代,到現在仍保留大量的手工作業內容,很多工作都要靠工匠的手藝來完成,很多問題都要靠現場管理、施工人員來處理,隨意性很大。而建筑現場作業的時間又很長,因此,每到一地,必然會對周邊的環境產生較大影響,例如揚塵、噪音,對地表水和土地的污染問題等等,這些都是建筑施工無法避免的,也使得整個建筑施工管理顯得隨意性很大。
另外,在計劃經濟時代,建筑施工人員實行的是八級工資制,是師傅帶徒弟的機制,拿哪個級別的工資就干哪個級別的活兒。但現在,建筑施工人員的流動性很大,特別是進城從事建筑業的農民,原本通過若干年的歷練已經成為熟練的建筑工人,但很多人四五十歲后就回農村了,年輕的農民到了工地又要從頭學起,因此工人們缺乏技術能力,也使建筑施工力量處在極不穩定的狀態。這也就是剛剛秦教授講的,為什么設計很好,工藝很復雜,但建筑施工人員卻沒有能力來完成工藝過程,從而使建筑質量下降的原因所在。此外,建筑工地還有一個致命的浪費問題,工地對人、財、物的組織本來就不精細,因此每個施工現場都存在原料的浪費。這些與我們要建設綠色城市、高品質建筑的目標是不符的,所以建筑產業自己也提出要實現升級,趕上時代的要求。
隨著時代的發展,目前建筑行業在技術、管理上已經得出了若干優秀的成果,如果建筑業不借鑒這些內容來提高自己,就無法跟上時代的腳步。因此,現在提出要追求、解決建筑產業現代化的問題,就是希望建筑產業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吸收這個時代的先進科技,提升技術和管理水平,建設出符合時代要求的建筑。這就是為什么要提出建筑產業現代化,因為我們有需要、也有可能解決這個問題。
第二,中國建筑產業現代化的基本含義是什么?目前,國內有20多個省份在抓建筑產業現代化問題,很多省份都已經發布了相關文件。經過對這些內容的學習,我體會到,目前對建筑產業現代化問題的意見集中在三大內容上:第一,建筑產業現代化就是生產方式或建造方式的現代化,第二是管理方式的現代化,第三是從業人員的專業化、知識化。
在建筑建造方式的現代化上,大家的意見主要集中在建造的工業化。為什么工業產品的質量比較穩定?因為它有穩定的流程。例如利用數控機床,就能將產品嚴格按照設計標準生產出來。但建筑的個體性很強,借鑒工業化的經驗,就要把建筑物的若干部分分解為標準件,并把標準件送到工廠生產,這樣既能保證質量,又能節省材料,而后再把這些標準件拿到施工現場組裝,組裝過程中大量使用機械。這就是建筑業可以向工業學習的內容,即建筑產業在建造方式上的工業化。據我所知,目前中南建設正在與澳大利亞合作開發可裝配建筑,說明這條路是行得通的。
何為管理現代化?第一,過程管理要精細化。剛剛曾講到為什么設計很好,工藝很復雜,卻即便在對施工過程有管控的情況下仍造成了建筑質量的下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管控不嚴、不精細,因此,建筑過程管理要精細化。第二,項目管理要國際化。在這一問題上,國際上有一些好的方法,國內一些公司也從中借鑒了經驗,這正是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過程中必須要做的事情。
除這些內容外,最關鍵的是人,是我們管理人員的專業化。在建筑施工方面,我國有完備的資格認證機制。建筑施工中之所以把責任落實到項目管理人身上,就是為了讓他們盡職盡責。此外,我們的施工人員、操作人員,不管采取什么方式,都要不斷提高技術水平。
目前就建筑產業現代化的問題,大家認識比較集中的就在這三個方面,這些內容都有利于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因此,我們有希望改變建筑產業不符合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要求的現狀。同時,我還要強調,產業現代化不管對哪個行業而言都是一個歷史概念,其內涵只能是對于特定時期而言的,過了一段時間可能還會有新的內涵。
第三,如何推進建筑產業的現代化。現在,在江蘇、在海門建設了這樣一個以建筑產業為龍頭的平臺,那么所有人就要協力、漸進地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向前發展。在我看來,建筑產業現代化需要從投資者到設計者、施工者甚至最終用戶的共同努力。只有多方面聯合在一起,才能共同推進建筑產業的現代化。
“設計空間”園區希望以設計為龍頭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我認為這非常好,因為設計確實掌握著建筑活動中絕大部分的主動權,但只有建筑設計的現代化也是遠遠不夠的,施工企業也需要在自身技術、管理等方面真正走上現代化之路,借助信息化的工具使傳統企業實現現代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