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東一條并不很寬廣的河道洋涇港,最近悄悄被改名為“三八河”,讓祖祖輩輩居住在河邊的居民難以接受。居民們強烈要求恢復原名,他們認為,洋涇港是洋涇人的母親河,改名把洋涇的文化之脈割斷了。
洋涇港這個名字,具有700余年的歷史文化承載。早在元代,就已有“洋涇”這個行政區域地名記載于史籍,之后行政區域劃分和歸屬幾經更迭,但“洋涇”之名始終沒變。外地居民則更多是從有關“洋涇浜”的傳說中得知這一地名的。上海開埠之初,大量外國人涌進上海,洋涇港是其必經之路,上海當地居民為了方便與他們的交流,積極學習他們的語言,雖然能夠達成溝通,但發音往往不夠準確,以至在語言學史上留下了“洋涇浜英語”這獨特的一頁,至今這種英語在上海方言中仍有殘跡。但是更名以后,這一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就被粗暴地割斷了。
“洋涇港”更名為“三八河”,從程序上看手續合法,經過了上海市水務局的審核,并經浦東新區政府批復,而從其更名為“三八河”來看,仍然顯得草率。“三八河”是一條離“洋涇港”遠隔幾公里的人工開挖的小河,其知名度遠不及“洋涇港”,從字面意義上看也無多少美感。很顯然,政府部門在這一地名的更改過程中,只是考慮了自己管理上的方便,而輕慢了地名所承載的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一拍腦袋,就要將“洋涇港”這個已經流傳700多年的地名一筆抹去。
當然,地名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即以上海而論,雖然是一座現代化城市,但在舊中國的租界時期,有的路名以外國人名命名,記載的是中國那一段喪失主權的歷史,在租界收回以后,這種路名理應廢除;也有一些路名,讓人產生緊張不安,如浦東通衢大道的東方路在解放前因墓葬密集而被稱為“墳墩路”,解放后以其諧音改為“文登路”,浦東開發后改為現名,就是路名更改的一個成功范例。但是“洋涇港”并沒有這樣的色彩,它不僅已經有700多年歷史,而且派生了一系列路名和機構名稱,改名反而使這些衍生名稱失去了理據。即使如“洋涇浜英語”這樣的說法,也記載了上海人樂于與外來文化溝通、積極接納新事物的精神風貌。如果說政府部門為了管理方便而需要將兩條河道的名稱統一,合適的做法也應該是將“三八河”納入“洋涇港”,而不是相反。
改革開放之后,很多地方出現了地名更改的風潮,不僅是一條路名,甚至一個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城市名稱都可以輕易改掉,甚至幾易其名,給社會運行帶來了很大的不便。相關政府部門必須認識到,地名當中大都包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輕率更改容易割斷這種隨著時間沉淀形成的文脈。即使是對一些確實需要更改的地名,也應該向社會廣泛征求不同意見,慎重作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