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經濟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民工群體的生存狀況向來備受關注。最近有媒體報道提到,隨著就業形勢趨好,加之“80后”漸成為主力,農民工群體的就業心態已經悄然改變,一種突出的表現是,農民工整體就業滿意度很低,流動性很高。
農民工的就業滿意度不高,這樣的結論可能出乎一些人的意料,因為最近幾年企業用工成本大幅上升,農民工的收入也水漲船高,較之過去其肯定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單獨討論收入的話,這種印象的確符合現實狀況,但如果回到就業滿意度,可能就有所偏頗。從趨勢上看,近年出現一個明顯的現象是,沿海地區用工荒現象越來越普遍,農民工人力市場由過去的買方市場逐漸向賣方市場傾斜,收入的提升對于用工荒現象起到的緩解作用越來越有限。可見,如今影響農民工就業滿意度的諸多因素中,收入只是其中重要一項,當收入觸及天花板,就業滿意度的改善必然要通過其他因素的變化來實現。
觀察平日有關農民工的新聞就會發現,年底討薪難這類問題正逐漸淡化,農民工的焦點訴求發生轉移,戶籍、異地高考、留守兒童等問題越來越突出,其中有的甚至以悲劇的狀況呈現,其訴求之迫切已超乎外界的想象。對于高齡的農民工而言,他們面臨的是養老問題,對于中年農民工而言,解決子女的教育問題可能是他們的核心訴求;至于新生代農民工,他們眼下的訴求可能暫時不那么強烈,但心態卻與前兩者截然不同,他們對城市更有認同感也更依賴,其訴求是全方位的,觸及城市服務的諸多層面。無論哪個階層,他們對于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訴求,如果這些訴求得不到實現,隨著時間的累積,結果可能就是雙方爆發矛盾,近年的不少個案已經反映了這種變化。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分道揚鑣,農民工離開城市回鄉創業,這種回流現象因為可以解決諸如留守兒童一類的問題,因此受到不少人的鼓勵,但它其實只是解決具體問題的權宜之計。對于多數農民工而言,他們面對的狀況可能是,既對城市工作不滿意,又沒有其他出路可以選擇,這意味著農民工群體提出的訴求將無法回避,只會越來越強烈,解決問題的方式只能是盡可能滿足它們。
如何滿足農民工群體的新訴求?這是一個讓許多地方頭疼的問題,它們從側面反映了目前中國社會長期存在的癥結,“農民工”這個標簽就如同過去的“暫住證”,這種尷尬身份及其背后的制度歧視衍生出諸多社會問題,它們中的大部分都是由建立在戶籍制度基礎上的城鄉二元壁壘所導致的。因為問題涉及到復雜的制度背景,短期內滿足農民工群體的新訴求繼而改善其就業滿意度可能很難,相對而言,變壞卻可能只在朝夕之間。如今問題既已浮出水面,其中不乏讓人痛心的悲劇,決策者當引起足夠的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