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計生委1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報告顯示,未婚男性多集中在農村地區,且分布在各個年齡組;而未婚女性更多集中在城鎮地區。(5月14日《新京報》)
“單身男多在農村,單身女多在城市”的說法,其實已流行多年。此次國家衛計委公布的報告結論,算是一個更具權威性質的調查印證。對于原因,報告也有所分析:在我國城鄉差別較大、人口流動加快的背景下,同齡適婚女性短缺,男性會從低年齡女性中擇偶,“老夫少妻”增多;擠壓到一定程度,就會向其他地區發展,出現城鎮男性找農村女性增多。但在一些貧困地區,條件較差的農村男性往往成為“婚姻梯度擠壓”的最終承擔者,導致經濟欠發達地區一些大齡男性因擇偶困難,“被迫”未婚甚至終身不婚。
不難看出,單身男多出現在農村,主要是因為農村處于發展的“洼地”,報告中提到一個數據,在家庭收入方面,收入最多的20%的家庭是收入最少的20%的家庭的19倍,或為此作了注腳。也就是說,“單身男多見于農村”更多是一種被迫的“剩”,如此前有媒體報道一些貧困山區出現大量的“光棍”,而被迫用“買賣”的方式“娶”越南新娘,以致引發諸多后續事件。就此而言,這一現象無疑需要公共關注與干預,比如加大扶貧力度,加快戶籍改革等,以削弱城鄉差距的鴻溝,弱化婚姻梯度對于農村男性的“擠壓”。
但對于“單身女多見于城市”,則需要另一種眼光來看待。報告指出,在30歲及以上的各個年齡組未婚人口中,城鎮未婚女性比例遠高于農村女性,這主要是由于一部分城鎮女性受教育程度和經濟獨立性較高,因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和職業發展而推遲結婚。換言之,這種推遲婚姻年齡導致的“剩”現象,更多是個體理性選擇的結果,甚至有著社會發展的某種必然性。
事實上,“婚齡”推遲乃至單身族的增多,已成為一個世界性趨勢。如在1950年代,美國人口中只有22%的人單身生活,而今天,超過一半的美國人正處于單身,其中3100萬人獨自生活,約占到美國成年人口的1/7。而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克里南伯格在其所著的《單身社會》一書中,明確指出,“我們的社會已經從一個保護人們免受傷害的社會,轉變成了允許人們將自己才能最大化的社會”,而推遲結婚甚至成為單身族,正是“將自己才能最大化”的選擇之一。
因此,評判單身男女分布現象,還需要理性地區別歸因并加以對待。一方面,對于諸如像農村男性因為貧困等客觀原因而難以成婚的被迫“剩下”現象,還需要公共方面的綜合性引導與干預;另一方面,對于因為自主選擇而推遲婚姻甚至抱持單身觀念的年輕人,如大多數的城市單身女和大齡青年,還請予以足夠的寬容。譬如,近年來似乎愈演愈烈的“逼婚”現象,就值得正視。必須看到,這一新的婚姻趨勢有著競爭社會的某種必然性,正如《單身社會》中所預言的——我們正在學習單身,并由此帶來了全新的生活方式。
總而言之,在社會普遍進步的今天,農村被迫剩男現象的增多,無疑是極不正常的,它或從另外一個角度說出城鄉發展失衡的現實。但也應看到,隨著社會發展水平的提升,個人主義觀念的強化,自主性的情感狀況選擇,將愈發成為一種更趨主流的正常現象,應該被社會加以正視和接受。譬如稱他們為“剩男剩女”其實是不夠準確的,亦帶有某種歧視的意味。要扭轉這種社會觀念上的“歧視”,其迫切性或并不亞于緩解被迫性“單身男多在農村”現象。